脂肪及油脂攝入太多 北京胖子全國第一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15日訊】据《北京晚報》報導,在過去30多年中,北京人食物中糧、薯、豆類所占的比例下降了一半,動物性脂肪及油脂的攝入量卻大大上升,膳食的不平衡也帶來了人體內酸鹼的不平衡。其直接結果是北京胖子在全國第一,高血壓的患病率位居全國第二。

据市健康教育所對本市居民飲食習慣的調查,30多年來,北京居民總的膳食結构中,糧食、薯類及豆類所占的比例明顯下降,已經從過去的三分之二下降到現在的三分之一。北京人變得“斯文”,對糧食不那么“親近”了。過去有人一頓吃半斤,現在有時1天都吃不了半斤。而在動物性脂肪及油脂的攝入量上,由僅占食物結构的2.8%上升到如今的23.1%。北京人大多愛吃脂肪含量高的豬肉,再加上不少人每天攝入的食用油都遠遠超過正常所需的25克,結果是脂肪及油脂的攝入大大超標。

有關專家指出,大量攝入這些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使人體內產生過量的酸性物質,當這些酸性物質的含量超過人體調節能力時,人體的內環境就開始惡化,便出現了極不健康的“酸性體質”,而只有在體液的PH值正常時,體細胞和免疫細胞才有能力吞噬和消滅癌細胞。有報道說,癌細胞周圍的PH值是6.85至6.95,偏酸性,而正常的PH值則不利于癌細胞存活;人體的PH值每下降0.1個單位,胰島素的活性就下降30%,從而增加Ⅱ型糖尿病發病的危險。

許多因為生活質量提高的現代“文明病”,都与吃肉吃油吃出來的“酸性體質”有關,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動脈硬化、痛風等。以前少見的痛風病、脂肪肝在剛過30歲的青壯年中高發,心肌梗死也越來越多的在三四十歲的人群中發生。專家認為,這些都屬于生活方式病,很大程度都是吃出來的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紀元專欄】方鳴:“不露內秀”和“不漏露羞” (8/8/2001)    
  • 吃糖太多并非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6/19/2001)    
  • 雖然降低胖子標准 中國10人當中仍有4個胖子 (6/13/2001)    
  • 扮超級大胖子 劉德華鄭秀文擁吻激情不減 (6/4/2001)    
  • 一土耳其胖人減肥四十公斤首次搭飛機 (6/2/2001)    
  • 劉德華發福了﹖ (5/22/2001)    
  • 台灣少子化 餵養偏差小胖子增加 (4/3/2001)    
  • 小胖子 獨子比率高出25% (4/3/2001)    
  • 9月起可樂洋芋片等垃圾食品9月起禁止進入中小學 (3/20/2001)    
  • 【紀元專欄】 劉曉波:軍費与學費 (3/9/2001)    
  • 多喝軟飲料會增加更多少年胖子 (2/22/2001)    
  • 儿童每天1罐飲料 變胖机率增6成 (2/16/2001)    
  • 尹相杰披露“千斤組合”出台內情 (2/16/2001)    
  • 儿童過胖活動力低 男孩丟壘球還沒日本女孩遠 (2/4/2001)    
  • 自焚事件中可能存在兩班“主角” (2/4/2001)    
  • 台灣每七名成年人就有一名胖子 (1/14/2001)    
  • 沙特阿拉伯全國一半成人是胖子 (1/14/2001)    
  • 沙烏地百分之五十成人是胖子 (1/14/2001)    
  • 無奇不有—水牢 (1/7/2001)
  • 相關新聞
    無奇不有---水牢
    沙烏地百分之五十成人是胖子
    沙特阿拉伯全國一半成人是胖子
    台灣每七名成年人就有一名胖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