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蛇209种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月24日訊】蛇年———蛇的命運令人堪憂。蛇年伊始,人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冷血動物。蛇,可能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動物之一,人們既恐懼它,又喜愛它。就許多古老文明而言,蛇象征著陰間和死人的世界,這与蛇長時間生活在陰濕的環境有關;而早期的基督教文獻《自然哲學家》把蛇象征為返老還童,可能是由于這种動物有蛻皮的習性。許多傳統象征傾向于蛇陰險可惡的一面,但是古埃及人將它視為太陽神;歌德則在他的散文中,將蛇象征為純人性的傳播;中國人把蛇列在十二生肖的第六位,蛇入人家代表吉祥、鴻運。人們在迎來又一個中國傳統佳節的時候,該如何科學地認識它們?誰又能了解蛇類現在的命運呢?

新華网報道,“蛇”是爬行綱有鱗目蛇亞目動物的統稱。世界上現存約2500种,世界性分布主要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樹栖、穴居、淡水和海水中均有。最小者長100毫米,最大者如南美的水蟒長達10米以上。中國也是一個擁有蛇類比較丰富的國度。据我國著名兩栖爬行動物學家趙爾宓教授等人的最新統計,認為中國有蛇亞目8科64屬209种。除了家喻戶曉、体形龐大的蟒,劇毒的眼鏡蛇和竹葉青等外,還有眾多的种類不被人們所知,諸如盲蛇、瘰鱗蛇、盾尾蛇、游蛇、海蛇、 、蝮等等。中國還擁有一些特有的种類:產于台灣高雄、恒春的恒春盲蛇;生活在海南等省的海南閃鱗蛇;在中國分布的脊蛇屬8种中就有5种為我國特產种……中國的傳統醫藥業和飲食業是蛇類受到威脅的主要因素,此外,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破坏也使蛇類無處栖身。蛇渾身是寶,人們貪婪地利用蛇的每一部分,甚至榨取它們每一滴鮮血——蛇蛻、龍衣,即皮膜;蛇油,即脂肪;以及蛇膽、蛇肉、蛇卵、蛇血、蛇毒等等。人類的貪得無厭和利欲熏心使得蛇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人們見蛇就捕、遇蛇即抓,僅中國人吃掉的蛇每年就有成千上万吨。蛇類資源不斷銳減,許多种類處于瀕臨滅絕的邊緣。1988年國務院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將蟒列為一級保護動物,當時僅此一种蛇類被列入“保護名錄”。2000年8月國家林業局發布《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价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將其余208种蛇類全部列入該名單,嚴加保護。只有合理科學地利用這一資源,才能做到持續發展。

蛇類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持生態平衡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蛇類是鼠類的主要天敵,即使部分蛇類以有益動物(如蛙)為食,但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已形成動態平衡關系,不致造成危害。雖毒蛇咬人造成蛇傷,但毒蛇不主動攻擊人。總之,蛇類是人類的朋友,人類有責任保護好它們。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法网恢恢 無處可逃
澳洲成為亞洲人蛇偷渡天堂
廣西:蛇蝎婦人雇凶殺夫反遭凶殺
澳警方与大馬印尼警方密切合作對付人蛇團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