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14日訊】 近日廣州查獲數百吨含有毒質的致癌大米,令几百万市民非常震惊。去年此類”毒米案”了猶未了,今年又變本加厲地卷土重來,這次的毒米不但可引起癌病變,而且由于添加了礦物油,可即時引致食用者惡心和嘔吐。于是一時之間,全城人心惶惶!
据查,已被依法處理的致癌大米是來自江西、廣西的戰爭儲備糧。根据中國有關部門的標准,每年約有3/1至2/1的儲備糧要輪換出庫,輪換出來的糧食要經過質量檢測,合格的方能進入糧食市場,如果是陳糧,將要處理為工業用糧。而這次的毒米,實際上是黃曲霉素嚴重超標的”陳化糧”,它甚至不能當飼料和釀酒,只能用于造肥皂和工業酒精的原料。然而,無良商家將這些霉米打磨之後添加上礦物油,使之變白和有光澤,再標出上等精米的价格來出售。其奸惡之心,令人發指。
本次節目采訪了一位廣州市民陸女士和另一位糧食部門的管理干部李先生,他們都對毒米風波無比痛心。李先生還指出,國內現行的糧食政策是最不合理的,因為政府的价格補貼,這些年中國糧食積壓嚴重,而這些用高于市場价收購回來的糧食,其財政負擔是壓在了地方政府身上,按理說倉庫里的糧食與所付出的收購价格應該等值,但事實上落差十分之大,地方政府虧空之多,已成為沉重負擔,它必然鼓勵和動用各种渠道將糧食推銷出去。這是無良奸商上下其手的大好机會。
廣州市糧油集團公司的負責人也向媒体坦承:倉庫里的儲備糧食還有三個月就超期了,他們就會盡快把糧食流通出去。但糧食出了庫,要經過好些周轉再投放市面,很難保証三個月內就能真正賣到市民手里。何況那些工業用糧是否會回流到食糧市場,當局實在無法監控。
按李先生的判斷,這里頭關鍵還是制度問題。在西方經營糧食的集團就是寥寥几家,它們十分龐大,所以務必保持信譽。而中國政府到現在也不愿對糧食放手,基本是官商當道,一些局部流通固然有私營糧販介入,但都是小經營,出了問題無法查究,誰都不需負上責任。這才是制度之癌。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