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13日訊】 面對當前整體大環境的不景氣,台灣的果陀劇場卻採取「兵分兩路」的作法–除目前正在國家戲劇院上演,由團長梁志民翻譯、改編、導演,英國名劇作家彼得謝弗的作品「黑色喜劇‧白色幽默」外,同樣出自彼得謝弗之手的舞台劇劇本,曾被搬上大銀幕成為電影「阿瑪迪斯」一片,九月將以「莫札特謀殺案」之名出現在國內舞台,並邀得大陸知名導演蔣維國執導。
中時電子報報導說,彼得謝弗對於國內劇場界而言,並非一個陌生的名字。表演工作坊就曾演出其作品「戀馬狂」,當時參與演出的演員金士傑,對劇作家、劇本均深表讚賞。「莫札特謀殺案」則是彼得謝弗完成於一九八○年代的作品,先是以劇場版榮膺東尼獎,之後再以電影版奪下奧斯卡金像獎。當初果陀向金士傑提出邀約時,一聽到是彼得謝弗的劇作,金士傑二話不說,就接下因嫉妒而謀殺莫札特,本身精神上也飽受折磨的宮廷樂師薩列瑞一角。
蔣維國出身上海戲劇學院,一九八九年離開大陸後,曾先後旅居美國紐約、英國里茲,目前則是新任的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院長。為了來台執導「莫札特謀殺案」一劇,蔣維國甚至把「上任時間」略微延後。蔣維國指出,嫉妒固然為人類共通的天性,「莫札特謀殺案」一劇則描繪出「嫉妒至讓人瘋狂的地步」,彼得謝弗以插科打諢、冷嘲熱諷的筆法,呈現出莫札特「直率得令人討厭」的天才頑童形象,引來他人的嫉妒、釀成悲劇。
「莫札特謀殺案」雖非悲劇,許多劇情轉折處在彼得謝弗安排下,均稱得上幽默有趣,但畢竟悲多於喜。蔣維國指出,莫札特的喪禮、薩列瑞割頸自殺,這兩幕關鍵戲均以大雨為背景,屆時將會在舞台上營造出「下大雨」的景象。
此外,既然是一齣與莫札特相關的舞台劇,自然少不了莫札特的音樂,例如電影「阿瑪迪斯」中配合影像、震撼人心的「安魂曲」,膾炙人口的「小夜曲」等均會出現。
「莫札特謀殺案」在演員陣容方面,除金士傑主演的「薩列瑞」,將由三十餘歲一路演到七十多歲外,王柏森、左戎這對生旦組合,則分飾「莫札特夫婦」。在金士傑的眼中,彼得謝弗透過劇本,可謂狠狠地「把自己體內的薩列瑞挖出來」,劇中的薩列瑞一角以獨白、內心戲為重。而飾演「莫札特」的王柏森,蔣維國則給予「不要演戲」的指示,屆時將一改過去在「吻我吧娜娜」等音樂歌舞劇中,強調誇張、熱情的演法。(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