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11日訊】這個暑假,廣州的許多學童家庭都不同程度地談論著一個話題–––今年高考有考生用古白話文寫作廣受稱贊,我們家的孩子該不該看齊?
羊城晚報記者昨天從廣州市新華書店集團了解到,進入暑假以來,新華書店平時銷售量一般的中國古典文學書籍,出現了三到四成的反彈,添貨都要比往常多跑幾趟。而廣東新華發行集團與人民文學出版社在廣州舉辦的一個名為“中小學生暑期讀書計劃”推薦書目中,少不了唐詩宋詞、四大名著等,在100種小學生書目中甚至出現了《四書》、《五經》(拼音背誦讀本)。這是否意味著在高考作文的指揮棒下,學生和家長都做起了新的功課–––“古文今讀”?
一位在廣州購書中心買了《封神演義》、《西遊記》等書的高一男同學對記者說,“買這些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讓自己多點了解古典文學的精彩內容。”另一位準備升高三的女同學也說,今年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雖然給了她一些新的寫作啟示,但要想在高考中“爆冷”可不容易,關鍵是要平時做好積累。所以她不僅看中國古代文學,還買了《圍城》、《駱駝祥子》等現代文學名著來看。
廣東省實驗中學的語文特級教師羅易認為,“漂亮的文章首先應該用普通話來書寫,這種用古文寫高考作文的情況並不可取。”如何正確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積累纔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中山大學中文繫教授黃天驥也指出,一個孩子看得多、看得熟,在考場上的聯想能力就是和別人不一樣。我認為這篇文章脫穎而出,不是要孩子都去這樣寫作,而是起了一種導向作用–––寫作文可以允許各種各樣的思考方式。藝高人膽大,積累多了,思維自然開闊。作為一個現代人,主動地學習、獨創性地學習是很重要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