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31日訊】 當MLB(北美職棒聯盟)名人堂成員約翰-麥克格魯回顧自己杰出的棒球生涯時,他意味深長地說:“當你已經超越了巔峰時,下一步該怎么辦呢?”對于這個問題,喬丹的答案是:重新回來。雖然一直說9月才作最后決定,但喬丹表現得就像個明天就要上戰場的小伙子。
喬丹已經擊敗了籃球場上的所有對手,他也擊敗了地心引力,現在,喬丹要證實自己同樣能擊敗–時間!去年12月,冰球明星雷米克斯在短暫复出后黯然离開球場,他只不過上演了一個老故事:年邁的英雄發現自己再也找不回過去的好時光了。
為什么這么多體育明星在完成丰功偉績后,依愿冒著再度受傷甚至名譽盡毀的危險選擇复出?“作為運動員,你必須證明自己才是世界上最棒的,”男子跳遠世界紀錄保持者鮑威爾說,“你不可能停留在原地,不管你到了哪個高度,你還得繼續向前走。”鮑威爾希望能參加2004年奧運會,雖然屆時他將到40歲高齡。運動心理學家杜芬說,運員們選擇复出,無外乎出于以下3种考慮:
競爭層次職業運動員是為競爭而生的,他們必須在競爭中尋找快樂。他們都非常早熟。孩提時代就适應了這种競爭的生活。一旦离開競爭,他們就發現自己失去快樂,甚至找不回自我。
友誼層次職業運動員适應了和隊友們同吃同住的日子,突然不再和隊友們一起比賽、開黃色玩笑,他們變得無所适從,這就像你習慣了一個俱樂部,而某天你不再是會員了,這种感覺就變得非常不真實。
榮耀層次盡管不少人否認這點,但也有人承認,不再生活在聚光燈下、失去公眾的矚目讓他們不習慣。運動員們經常把對自我的認同看作對自己表現的認同,而大牌明星們就更加自大。
至于喬凡他的复出愿望來自于“競爭層次”。他在接受NBC采訪時說:“回來是因為挑戰,我不會為錢而戰,我也不需要再贏得什么榮譽,我在离開時已經獲得了這些。我真正喜愛的是挑戰。”布斯曼是舊金山大學的心理學家,他研究退役運動員多年。布斯曼說:“一旦運動員退役,他們就不知道該干嘛了。”運動員通常比普通人早30至40年退役,對他們而言,退役不僅代表失去工作,而且意味著從巔峰掉到低谷。“他們必須重新找到一個寄托,或者把自己投身于一個新的競爭中去”。
馬里蘭大學的斯克斯伯格則把退休人員分為四類:持續者、冒險者、搜索者和退卻者。冒險者將會選擇嘗試一种新生活;搜索者則早有了自己的新目標;退卻者以消極的態度對待人生,他們也許地會選擇用電視來消磨時間;而持續者還將繼續從事曾經的事業。斯克斯伯格說,大部分退休人員可歸為搜索者,不過退役的運動員則多為持續者,“運動員們還渴望回到賽場上,但體育競技很殘酷,運動生涯結束后,除非繼續執教或以其他形式涉足,否則你是無法回來的。”杜芬說:“像喬丹這么聰明的人,他肯定想得很清楚。事實上,這根本不是件理性的事,一旦你感情上決定了,你就會越來越渴望回到賽場。任何一個局外人都無法想象他們复出的愿望是多么強烈。”“每個人都需要不同的刺激,”杜芬總結道,“有人酗酒,有人沉迷于毒品,有人沉迷于性。同他們比較,沉迷于挑戰是最健康的,對于喬丹來說,雖然生命中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但挑戰是最有吸引力的,喬丹永遠都在想‘誰才是最棒的,讓我們走著瞧吧!’”
圖片 Copyright AFP, 2001(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