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30日訊】 有二十五年歷史的海洋公園財政惡化﹐管理層預計剛結束的財政年度赤字比往年更高﹐將連續第四年虧損。
明報報道,管理層指若繼續虧蝕﹐海洋公園三至四年後便要關門大吉。董事局已向政府提交「救亡」策略﹐要求當局放寬限制﹐容許公園引入新投資夥伴﹐對象包括外國著名主題公園。董事局主席陳南祿坦言﹐必須徹底改變經營模式﹐才可救海洋公園一命。
立足香港四分一世紀的海洋公園﹐曾是不少人兒時的樂園﹑區內一枝獨秀的主題公園﹔但今天的海洋公園在迎戰迪士尼之際﹐面對前所未有的財政危機。
海洋公園自從八七年以「非牟利團體」方式自負盈虧後﹐一直依賴入場收入及馬會的信託基金經營﹐但九七年後入場人數大跌﹐過去三年均有虧損(見圖)。
公園財政及行政總監李繩宗表示﹐剛結束的財政年度(截至六月三十日)結賬仍在核算中﹐由於新建機動遊戲增加成本﹐加上去年投資回報極差﹐預計虧損會增加﹐比對上一年赤字高。目前信託基金的三億六千萬元﹐很可能於四年後用盡。
為開源節流﹐海洋公園最近關閉集古村﹐又引入「越礦飛車」﹑「跳樓機」等新機動遊戲。董事局主席陳南祿承認﹐這些新意思亦不足令海洋公園「大翻身」﹐除非經營模式徹底改變。
受八七年訂立的《海洋公園條例》限制﹐海洋公園收入來源只限於園內﹐地契亦限制土地用途﹐不能發展公園以外設施。
「我們不可以提供海洋顧問服務﹔不能競投東涌吊車﹐即使我們經驗豐富﹔一些非牟利團體如童軍總會亦可以發展酒店﹐但海洋公園就不可以。」陳南祿說。
董事局數周前向民政事務局長林煥光提交發展報告﹐提出三大「救亡」方向。他說雙方接觸多次﹐政府亦顯得十分支持。他坦言許多計劃要靠政府﹐非公園能力範圍所及。
三大方向包括﹕
■尋求外來投資夥伴﹐例如外國著名主題公園經營者﹔
■檢討《海洋公園條例》﹐令公園運作更有彈性﹐開拓新收入來源﹔
■要求政府重點發展港島南為旅遊休閒區﹐令海洋公園﹑計劃興建的漁人碼頭﹑珍寶海鮮舫及赤柱等﹐連成一系列旅遊景點。
據悉﹐海洋公園曾委託顧問研究「另起爐灶」﹐於大嶼山陰澳建水上活動中心﹐或與內地發展主題公園﹐又研究發展度假酒店。陳南祿說目前不排除任何可能﹐會優先考慮在公園範圍發展﹐但條件是要提升香港仔整體吸引力﹕「難道要我們在船廠或洗衣工場旁建酒店﹖」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