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3日訊】近日,“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的7件科技作品被企業以355萬元價格買走。據共青團河南省委學校部部長謝李廣介紹,此次競賽活動,無論是大學生的參與人數,還是科研發明的水平、成果轉讓的規模,在河南歷史上都開創了新的紀錄。
中國青年報報道:鄭州大學物理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郟東耀設計的分布式圖像監控繫統,利用互聯網或有限電視網絡,可以徹底打破地域限制,在任何地方都能進行監控。可廣泛應用於銀行保衛、交通路況管理、工業生產現場監控。鄭州市金龍電子公司決定出資150萬元,購買此項技術。
河南農業大學植保專業四年級學生王祺和同學李鵬研制出了新型電動噴霧器。新型噴霧器不僅去掉了勞動強度大、經常壞、體積大、分量重、價格高(三四百元)、出水速度不均勻等毛病,零售價也降為35元,並可節約藥量30%,使農藥霧滴更易附著於植物葉面。深信這一發明具有市場前景的河南康拓科貿公司,毫不猶豫地拿出10萬元買斷。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98級學生馬軍旭是一個農民子弟。他發現每年收玉米時,故鄉的父老兄弟沒錢買機械,即使高價買回來了,也容易掉穗、碎籽。他想,中國是個農業大國,河南是個農業大省,價格便宜、用起來方便的玉米收獲機一定前景廣闊。於是,小馬和同學趙俊強等人利用周末和兩個假期,找出了我國現有玉米收獲機的36項不足,然後到田間觀察研究,到圖書館查資料,最後研制出了4YW-2型玉米收獲機。這種收獲機,解決了玉米掉穗、碎籽、摘穗棍容易纏繞等問題,自重量減輕了20%,成本也降為兩萬元一臺。鶴壁煤業集團機電總廠慧眼識珠,拿出20萬元一次性購買了這項技術。
鄭州大學博士生趙科研制成功環保餐具塗料。今年4月,國家緊急禁止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而環保餐具生產中的關鍵環節是塗料。趙科研制出的專用塗料,不僅具有巨大的環保價值,而且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專家估計,環保餐具每年至少擁有300億元的市場空間。這樣的成果企業怎麼能不歡迎呢?躋身中國最大500家化工企業的南陽市油漆化工廠在這次展示會上,以30萬元的價格買走了這一技術。
盡管有了這些歷史性的突破,但畢竟,有1.5萬名大學生參賽的大學生科技作品競賽,僅有113件進入終審決賽,最後7件成果獲得市場認可。說明大學生的科研創新,還遠遠沒有形成氣候。
大學生發明者馬軍旭覺得:“一項發明的成功,在激發創造性、發散性思維、獲得知識方面的收獲,不少於學5門功課。”
馬軍旭的玉米收獲機,解決掉穗的問題困擾了他整整兩個多月。有一次,他在逛商場乘滾動式電梯時,靈光一閃:如果把螺旋輸送鏈改為刮板式輸送鏈,玉米不就不掉穗了嗎?於是大功告成。馬軍旭認為,科研創造、發明對人的綜合能力的培養鍛煉,將使大學生終生受益。他希望高校盡可能把必修課變成選修課,盡量壓縮課程,把考試課更多地變成考查課,讓學生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以致用,去進行發明創造的嘗試。
王祺同學認為,學校的老師應該成為指導學生搞科研發明的導師。在研制電動噴霧器時,他得到了李洪連教授、王曉梅副教授的熱情指導和幫助。如果選定了好的題目,依靠老師和學校,大學生完全有能力進行更多技術創新。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團委書記段虹說:“大學生搞科研確實需要多方面的配套支持。”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團委就作了很多努力。一是經費支持,隻要在團委立上項目,經費就由學院、繫、學生個人按5︰3︰2的比例分攤,電腦設計室、紙張等物品都是學校免費提供的。其次,每年都對大學生科技作品進行獎勵,如果在學校內部得獎,一、二、三等獎的獎金是500元、400元、300元,如果是在全國得獎,獎金的數額就分別上升到了4000、3000、2000元。此外,他們還正在爭取一項政策:把大學生的發明制作、科技作品計入學分,從而為大學生發明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