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24日訊】 1928年10月18日,14歲的吳清源在母親、兄長和山崎有民的陪同下登上了由天津開往日本的「長安丸」號商船。當時,絕對沒人想到,吳先生此去會在日本棋壇掀起一場風暴,開拓一片華裔棋手的疆土。
5年後,吳清源與木谷實倡導了席捲棋壇的「新佈局革命」。1939年,由於最後一位世襲「名人」、「本因坊」秀哉逝世,吳清源和木谷實攜手走向十番棋擂爭的大舞台,也拉開了吳清源君臨日本棋壇的序幕。從木谷實到高川,在長達15年的時間裏,當時日本一流棋手全部被吳清源打下擂台。吳先生曾自豪地說「戰後(1945年以後)的日本圍棋是在打倒吳清源的口號聲中成長起來的。」
然而,由於各種原因,吳先生在日本新聞圍棋頭銜戰出台後卻沒能染指「本因坊」、「名人」等頭銜。1961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過早地葬送了他的圍棋生命。雖然他仍出現在前三期名人戰中,但三次均與名人失之交臂。瀨越曾不無傷感地說道:「造化弄人,清源終究沒有成為名人。」1965年,在第4期「名人戰」循環圈賽中,吳先生遭到了恥辱般的8連敗,從此淡出棋壇一線,時年51歲。
值得吳先生慶倖的是,弟子林海峰在同期名人戰中脫穎而出成為挑戰者,打敗了如日中天的阪田榮男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名人」。隨後十多年的日本棋壇被棋史家稱為「林海峰時代」。即便是在木谷門弟子橫行日本棋壇的八、九十年代,林海峰仍以頑強的精神頻繁出現在番棋頭銜戰的舞台。1994年,年過半百的林先生達成了「天元」五連霸,成為首位「名譽天元」。但林海峰單槍匹馬終究未能顛覆趙治勳與小林光一的霸權。
說起來有些玄妙,當林海峰漸顯疲態時,王立誠接過了他手中的接力棒。在1995年第43期「王座戰」中王立誠以3比0扳倒趙治勳,奪得平生第一個冠軍頭銜。此後幾年,他與趙治勳在名人、本因坊和棋聖戰中幾度搏殺,最終取而代之,成了名副其實的日本圍棋棋第一人。緊跟王立誠的步伐,王銘琬登上了本因坊寶座。
比吳清源、林海峰幸福的是,如今王立誠、王銘琬不再孤單,21歲的張栩迅猛上升的勢頭表明,他將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目睹張栩在第56期本因坊戰七番勝負中的表現,沒有人會否認這一點。
在電腦上敲打這篇文章時,我一直在想,如果把這些華裔棋手當作一面鏡子,今天的中國職業棋手是不是缺了些什麼?(TOM.COM棋聖道場)(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