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23日訊】 中國教育部決定把金庸的著名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其中一章稍加修改後列入初中教材,在中國引起很大爭議。反對的人指為荒謬、可悲,支持者則認為完全夠格,並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
武俠大師金庸不但聞名港台等地,在中國也有為數眾多的讀者。本名查良鏞的金庸目前擔任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一職,日前中國天文台更將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金庸在中國受重視的程度可見一班。
據千龍新聞網報導,金庸的武俠小說被列入中國全國初中語文教材的消息在北京教育界引起轟動,中國教育部曾經邀請當地的教育專家和學者舉行了座談會,與會者意見大相逕庭。
反對的專家認為,武俠小說是一種娛樂性的文學形式,思想境界不高,難以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彬彬表示,「這是件極其荒謬、可悲的事!」他認為,語文教材主要是培養學生對文學的審美鑑賞力及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入選作品語言上富於文學性和邏輯性,而金庸小說恰恰缺乏這一點。他強調,無論從何種意義上說,金庸小說都不應該成為教育孩子的範本。
不過,支持者卻認為,金庸作品入選初中教材,說明當局確實加強了在教材方面的改革,也說明金庸的作品逐漸被官方和主流文學所認可,正式登上大雅之堂。寫過多本金庸研究專書的學者陳墨指出,金庸小說是「五四」以來最優秀的白話文作品之一,是現代漢語口語化的優秀成果,完全夠格進入語文課本。金庸的作品入選教材,也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比以前一板一眼的教材有活力得多。
中國教育部在權衡不同意見後,仍決定將《射鵰英雄傳》的倒數第二回「是非善惡」,經作者同意刪節後,以《郭靖的煩惱》為題,列入初中教材。這將是金庸的小說第一次出現在中國的中學教科書。(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