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20日訊】 中國廣東省從1999年起把優秀幹部派往國外進修﹐其中一個科目就是公共管理﹐至今共派出3批人員﹐近兩百人。据人民網報道﹐以下是他們的一些學成感受──
1、技術層面可直接為我所用
在國外﹐MPA的著力點是提高公共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與專業化。隨著我國加入WTO的步伐加快及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程度逐漸加深﹐作為舶來品的MPA定會為中國的行政管理提供更多的借鑒。
在外國學習MPA﹐時間緊﹙1年﹚且要克服言語障礙﹐難度非常高。MPA學習側重案例分析﹐設置諸如政策分析、公共財政、組織行為學等科目。在學習當中﹐我們感受最深的是觀念的差異﹐因此我們從MPA中學到而又能應用到實踐當中的﹐主要集中在方法與技術層面﹐如電子政府等﹐如何用最簡單、最少成本的方式為市民做效益最大化的服務。
──李先生﹐公務員﹐畢業于美國加州州立大學
2、角色意識更加強烈
在國外學習MPA﹐最大的收獲、最強烈的感受就是明白了人家為什么強大。真的﹐這不是一句虛話。
出國前我也是政府的公務員﹐雖然兩國的政治體製不一樣﹐但政府面臨的問題都一樣﹐就是如何提供良好、高效的公共服務。從技術層面講﹐他們的政府管理體繫經過多年的積累﹐架構比較合理﹐運作相當規範。但對我觸動很大的一點﹐是公共機構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舉個例子﹐擔任我們MPA兩門選修課﹣﹣預算管理財政、人力資源管理的老師是兼職﹐他的本職工作相當于洛杉磯市一個地區的政府辦主任。他給我看了他的工作時間表﹐簡直是瘋狂地工作﹐例如參加市議會的會議都在下班時間之后﹐而且沒有加班費。當我問到他為什么這么拼命﹐他的概念隻是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
出國前﹐我對公務員這一角色感覺沒有這么強烈過。雖然我們也自稱公務員﹐但是潛意識里政府就是權力部門﹐和老百姓有一個“上下”之分。但是國外的MPA教育讓你更明白了自己的定位﹐明白政府的定位就是提供公共服務﹐所有有利可圖的事情政府就不應該插手。政府幹預得越少﹐市場調節的作用越大。但政府也不是無所事事﹐而是在關鍵節點上介入﹐不是直接參與經濟行為﹐而是用政策杠杠來引導、調節。
我專門到硅穀進行學習考察。與我們的招商引資政策相比﹐硅穀在稅收等方面也有優惠﹐政府財政也有支出﹐但企業感受不到政府的“作為”。那是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已經製度化﹐有序地運作﹐單個企業不需要與政府討價還價。而我們的部分優惠是隨時調整的﹐並且對某一範圍的企業有效﹐對另一範圍的企業其實就是某種程度上的歧視。
國外MPA教學最突出的就是案例教學﹐要分析大量案例﹐課堂討論、演講。我的MPA畢業論文是關註美國一定區域範圍內政府在創新發展中扮演什么角色﹐牠所實行的政策和出現的發展模式。創新發展也是我們所強調的﹐所以我想作一個比較。
回國后我仍然從事實務工作﹐可能MPA學到的東西會在我的工作方法、工作思維上不知不覺地滲透。我也會考慮如何把先進的管理方法與工作實際相結合。
──陸先生﹐公務員﹐美國加州州立大學(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