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22日訊】“如人一般,西湖其實也有‘腎’,那‘腎’就是葑草。但現在西湖沒有葑草,也就沒有‘腎’。因此,西湖已經喪失了生命力,她死了!”
據浙江青年報報導﹐炎炎夏日,有人語出惊人,所持論調令天下所有愛湖之人嚇一大跳。
這位“敢冒天下之大韙”者乃是杭州藍天園林設計院總工周國宁,据悉,在熟人圈子里被認為是“冒著才气”的那种人。他的這番話是源于西湖水質變差的事實,他認為西湖目前水體自淨能力几近為零,与死無异。
昨日,在那個規模不算小的設計院里,記者見到了周工。蓄著一下頷的胡子,密密匝匝的,硬硬的,臉的輪廓給人印象之深刻猶如他的話。
據周工自稱,他是在西湖邊長大,又在西湖上工作過的(种植苗木)的正宗“湖人”,對西湖始終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也正是在這种感情下,多年來,他一直探尋著西湖水質惡化的原因。以前,人們一直認為西湖水變差是由于上游溪流受污染引起,但他卻認為那不是主要原因,否則古時當城市還處在西湖上流(靈隱一帶),生活污染遠較現在為多時,怎么不見湖水惡化?遍查資料,再加上自己的專業園林知識和工作經驗,他認為“缺少葑草,破坏了西湖的自然生態,使之喪失了水體自淨能力”才是西湖水質變差的真正原因。
何謂葑草?這是一种長在水邊的濕生植物,經研究,被公認為是淨化水質能力最強的水草,其強烈的光合作用可以促使其大量吸收水中的有机體,淨化水質,并且,与其他水草不同的是,葑草死后可以吸附大量泥土形成“葑田”,本身不會造成水質污染。
周工說,据有關資料記載“建國初期,(西湖)水底遍生水草……環湖則多洼塘低地,葑草眾生”(杭州園文局編《西湖風景園林》),那時,西湖的水是干淨的,甚至有人拿它來釀酒。但是,自1958年葑草被人們當作是害草而除得一點不剩后,西湖水就開始呈現綠色,60年代,甚至成為紅色,西湖也曾一度被有些人稱為“紅湖”。由此可見,葑草在淨化西湖水質和保持生態平衡方面起著怎樣重要的作用。現在的西湖水雖較60年代有好轉,那主要是因為不停換水的原因,但其實西湖已經喪失了水體自淨能力,猶如一個身患白血病的病人,只能靠換血來維持生命。
說這番話的時候,周工明顯有點激動,他說那是因為看到西湖水質惡化,實在感到痛惜的緣故。在他的設想下,要使西湖活過來,西湖周邊應拆除石砌駁勘,營造濕地,种植葑草,同時西湖的西進部分在整體上應規划成為一塊濕地,其上也种上葑草、蒲葦、菖蒲等水生濕生植物,組成丰富的、自然的,具有鄉村野味并和周邊自然山林相協調的景觀。這樣大面積的濕地,可以吸引大批的多個种類的鳥類、昆虫、小動物到濕地覓食,同時可以截流淨化上流污水,使洁淨的水流入西湖,讓西湖進入到良性循環的階段,只有這樣,西湖才會變得越來越美。(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