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22日訊】兇手的冷靜和從容讓在場的所有人感到驚駭。令人奇怪的是,對醫治過自己的醫生連捅46刀,怎麼會有這麼大的仇恨?
捅向老教授的46刀
南方周末報導,7月13日的長沙,天上飄著細雨,稍微有些涼意。
位於韶山中路上的湖南中醫學院附一醫院這天有些特別:灌木叢裡綁著白花,通往住院部路旁掛著一些橫幅,其中一幅簽了幾百個醫生的名字,字跡讓雨水衝刷而變得模糊。
住院部樓下搭了一個簡易的靈堂。一副挽聯寫著:“良方濟世絕癥回春一生活人無數,慈心扶危惡煞喪志千古奇冤難平”。
醫生們在悼念在醫院中遭殺害的老教授王萬林。
7月10日上午11時30分左右,醫院設備科科長夏舜在辦公室聽到室外傳來一聲淒厲的慘叫。夏跑出門外,看到王萬林教授倒在地上,滿身血污,一個年近四旬的男子站在旁邊,雙手各拿著一柄長約20釐米的水果刀。
夏大呼“救命”。邊喊邊就地找來一塊板子,喚來同事,七手八腳將王教授抬往該院手術室。血流了一路。
在急診室,醫生們發現王教授身中46刀,刀傷遍及臉、手臂、胸口和背部,其中一刀穿透心髒,一刀造成腹部主動脈破裂,一刀刺破腋動脈,這三刀中的任何一刀均可致命。手術室迅疾聚集了省市的心胸外科專家,湖南省衛生廳副廳長周紹明聞訊趕來手術室指揮搶救。
但已無力回天。下午1時20分,王教授搶救無效死亡。
手術室門外擠滿了醫生和病人。死訊傳出,他們痛哭失聲。一位從湖南石門來的農家婦女大哭,一再央求醫生把她的血輸給王教授,救救她的恩人。她兒子小晏兵是一名白血病患者,被王教授成功救治。而一位叫李兵梅的母親,她13歲的兒子顏滔鑫10天前剛讓王萬林教授做了“自體骨髓移植”手術,現在仍未度過危險期。王老卻走了。
兇手是湖南動力機廠工程師彭世寬,長沙某高校在讀研究生。彭世寬刺殺王萬林後,並沒有逃走。當警方來抓他時,彭說:“別急,讓我洗一下手。”當地傳媒聞訊趕來,面對記者,彭竟然打出“V”的手勢。
彭世寬的冷靜和從容讓在場的所有人感到驚駭。令人奇怪的是,對醫治過自己的醫生連捅46刀,怎麼會有這麼大的仇恨?
積怨
王萬林教授是湖南中醫學院附一院血液科學術帶頭人,國內知名的血液病專家,他首創的“篩選法自體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項目挽救了許多血癌患者的生命。
據記者調查,彭世寬對醫院的“積怨”由來已久。而此人並無精神病史。
2000年10月17日,37歲的彭世寬因“反復乏力兩年”,入院治療。診斷結果是:“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加速期)”。
院方認為,這種類型的白血病不采取“自體骨髓移植治療法”進行治療和控制的話,可能隻有3個月左右的生命期。而在彭入院後的兩個多月內,王教授為其精心設計了治療方案。在對其施行“篩選法自體骨髓移植”手術後,病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由當初的“加速期”恢復到了“慢性期”,癌細胞由入院時的10%降到1%,出院時骨髓塗片結果證實癥狀已完全緩解。
但彭世寬認為,兩個多月已花去醫藥費5.5萬元(至今尚欠醫院1.8萬元),但病卻沒有得到根治,“篩選法自體骨髓移植”沒有醫院說的那麼有效,是王萬林教授和醫院欺騙了他。
之後彭世寬情緒極不正常,多次氣勢洶洶找到醫院鬧事,最後提出三個要求:“要麼賠償我5.5萬,要麼徹底治好我的病,要麼把我送到國外去治療。”
彭並宣稱條件不滿足就要殺人。而院方認為彭的要求太無理。
據說王萬林和其他醫務人員給彭解釋過,但“彭聽不進去,開始在病房大吵大鬧”。
“他還砸爛了病室的玻璃,辱罵醫護人員,”護士陳春蓮說,“王教授的兒子王躍醫生也被他用凳子砸過,而王躍根本就沒得罪過他。”
為平息事態,2001年1月3日,醫院邀請湘雅醫院血液科專家對彭世寬的病情進行再次會診復查,結論是:中醫附一院的治療“不存在過錯,療效也較滿意”。
但彭不依不饒,破口大罵,強迫專家按他的意願書寫會診結論。
“醫院在這起事件中並無任何過錯。”附一院黨辦主任肖文明肯定地說。
盡管這類醫患矛盾在醫院裡一直存在著,但最終演變成兇殺事件,是該院任何一個醫生都不敢想像的。
醫生們的擔心被再次證實
王萬林教授遇害後,世界在湖南附一醫院血液科醫生彭勃的眼睛裡變了,“那是一位和藹慈祥的老人。”彭勃說。這位剛出校門一年的年輕醫生對醫生的職責陷入了重新的思考。彭勃不諱言他的想法:“日後在救人的同時,不得不考慮如何保全自己了。”
其他醫生也普遍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
該院眼科主任喻干龍從醫30多年了,他說“真心、誠心、愛心”一直是醫生對病人的準則,但看來沒有得到公眾的理解。喻認為醫患矛盾中蘊含的因素太多,如醫藥費高,回扣、紅包的存在,醫療鋻定認定上的分歧,醫療體制的弊病等等。有些原因是與醫生毫無瓜葛的,隻因醫生直接面對病人,所以成了“替罪羊”。
附一院一位外科老教授說,我70年代做起來遊刃有餘的手術,現在卻不敢做了。
另一個教授說:“王教授為絕癥病人延緩了生命,卻招致慘禍,天理難容。今日是王萬林,明日不知會輪到誰。”
類似的議論在醫院每個科室和病房蔓延。
令人喫驚的是,當7月13日湖南附一院在開王萬林教授追悼會的同時,該院骨傷科醫生鄧天然在家中自殺。據說是精神壓力太大。
而自殺前的幾天,他一直帶著菜刀上班。他的追悼會被安排在7月16日舉行。
四天內,醫院兩次響起哀樂。醫生們的擔心某種程度上成了現實。
醫患糾紛為什麼
王萬林教授的兒子王躍說父親是醫患積怨的犧牲品,是各種矛盾在他身上的總爆發。
不久前,成都一名主治醫師被其醫治過的病人連砍13刀。經搶救,成了終生殘疾。
《檢察日報》的報道:“4月17日下午4時45分,華西醫科大附一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愷在帶病人檢查完後,返回其門診室途中,一名尾隨其後的男子突然從隨身攜帶的一個盒中抽出一把菜刀向王愷連連猛砍。
“該起慘案的制造者名為何海軍,繫成都某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據院方介紹:該人繫王愷醫生曾治療過的病人,去年年初就在該院由王愷醫生主刀為其做過鼻息肉摘除術,因何海軍術後不滿意手術效果,曾威脅過王愷,但王醫生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據稱,近5年來,華西附一院曾多次發生類似事件,醫務人員遭傷害、被侮辱、圍攻達50次之多。王愷事件是其中最嚴重的一起。
醫患矛盾的激化成了有目共睹的事實,震驚之餘,也引起了一些醫務工作者的思考。
長沙腎病專家曲曉璐說造成醫患矛盾緊張根源在於現行醫療體制的不合理。按她的臨床經驗,病人對醫生的不滿,一般都是因過高的醫療費用超出患者的承受能力而起,再就是患者對醫生的不信任感日增。
曲說這是深層次的問題,一朝一夕解決不了。“西方一些國家醫生的誤診率在20%–30%是允許的,而在國內常常會造成對簿公堂。出了醫療事故也沒有適合的法律,醫生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
在長沙另一家醫院門診,一位病人告訴記者,他之所以對醫院、醫生不滿,是因為某些醫生的態度太惡劣,醫生治療時不盡心,病人的知情權也得不到合理的滿足。
“病人不是專家,他有權知道自己的病情和療效。”這位病人說。
另一位病人說,有的醫生利用患者治病心切的心理,置職業道德於不顧,打著治病救人的幌子為個人和部門謀私利。“醫院是最純潔的地方,應該是沒有一絲污染的”。
59歲的神經內分泌科專家黃保民認為醫患矛盾加劇有幾方面的原因:
一、“病人就是上帝”這種說法的誤導。醫生也是人,醫患雙方是平等的,不是赤裸裸的金錢交易,一些病不是付了錢就一定能治愈。患者的期望值達不到心理就會扭曲。
二、過高的醫療費用讓患者不堪重負。過去是公費醫療,現在不能報銷,病人有怨氣,醫生成了出氣筒。
三、以藥養醫,市場的中間環節過多,造成藥價居高不下。
四、同類藥物進入醫院,勢必形成競爭,給高額回扣等不正當競爭手段腐蝕了醫療隊伍,敗壞醫德醫風,客觀上導致醫患關繫緊張。
五、小部分醫生收受紅包,造成患者對醫生的不信任。
六、社會輿論對醫院的片面指責。
一位老專家說,王萬林事件反映了道德、倫理、法治方面一繫列問題,單純強調醫患雙方的精神境界顯然不行,還得靠可行的醫療制度和法律去保障、規範和約束,重新拾回醫患之間業已失去的信任。
資料:
白血病目前在醫學上尚不能完全根治,國際上以前對這種病治愈的標準是手術後生命存活5年,現在的標準已降為3年,而且復發率高,尤其自體骨髓移植,復發率高達60%–70%,按目前的醫療水平醫生根本不可能使每個這種病患者得到完全康復。(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