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22日訊】 (中央社記者林麗明香港二十二日電) 繼上月發現含有O157:H7 大腸桿菌牛肉後,香港食物環境署昨天公布,再次在上水屠房一個牛隻屠體樣本中,發現含有O157-H7 大腸桿菌牛肉,受感染的牛肉已流出市面。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該署人員於本月十七日在上水屠房進行定期食物監察,抽取已屠宰牛肉作化驗,昨日公布的化驗結果顯示,其中一個樣本牛隻的肉身含有O157:H7 大腸桿菌。
該署表示,在知道受污染的牛肉早已被送往深水埔一家新鮮糧食店出售後,該署隨即派員前往食店進行清洗工作,並撿取牛肉及環境樣本作化驗。而上水屠房也即時採取行動,全面清洗屠房設施。
發言人指出,O157-H7 大腸桿菌是存在牛隻內臟常見的細菌,如在已屠宰牛隻上發現該細菌,表示內臟裡的細菌可能交叉污染牛隻其他部分。他指出,當局正追查受污染的原因,但市民無須恐慌,只要將牛肉煮熟後再食用。
根據資料顯示,香港過去曾發生多宗在零售市場發現牛肉含 O157:H7 大腸桿菌個案,主要在碎牛肉中發現含菌。至於人類感染個案至今發現有三宗,分別在英國、香港及尼泊爾發生。
感染 O157:H7 大腸桿菌的患者,主要出現腹痛和腹瀉病徵,但約有三分之一人會出現出血性大腸炎,大便出血,嚴重者更會出現溶血和急性腎衰竭,甚至死亡。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