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21日訊】 大陸管理戶籍 嚴控人民
中國的城鄉戶籍管理制度始自一九五八年,目的是要限制農村人口流向城市,以維持農村的生產力,並保證城市獲得足夠及低廉的農產品供應。
可是,這種制度成了中共嚴格控制人民遷徙、擇業、行動等自由的殘酷工具,形成「居民戶口」和「農村戶口」壁壘,多少生離死別的悲慘故事就發生在「鄉下人」、「城人」標籤上。
農村戶口孩子永遠是農民
據蘋果日報報導 , 大陸農村戶口的人,生下的孩子就只有「面向黃土背朝天」,永遠是農民,要摘掉「農民」這頂帽子,就只有升大學或到軍隊服役。
從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全國城鎮實行「統購統銷」,只有城市人才能在國營工廠工作、購買糧食、享用公費醫療等,農村戶口的人不能在城市商店買東西,他們在城市幾乎一天也活不過來。到了八十年代中,這道鴻溝才逐漸收窄。
寧波農民自由遷市鎮
四十多年來一直是中國農民夢魘的戶籍制度,很快就會出現第一道裂縫。浙江省寧波市已決定撤銷現存的城鄉間的「戶口城牆」,容許寧波市的農民自由遷徙至城鎮。這將是全國首個地區撤銷這種歧視農民的不公平做法。
官方新華社主辦的新華網昨天報道,寧波市政府近日批准了市公安局《關於改革城鎮戶籍制度、推進城市化進程的意見》,全面改革該市的城鎮戶口制度。
目前寧波市內的各縣、區已經開始制訂具體的實施辦法,很快就可接受農民轉戶籍的申請。在新制度下,農民可以自由選擇進城居住,並擁有非農民戶口。
城市化促進經濟發展
報道引述寧波市公安局負責人表示,這次重大的改革,目的是要打破沿襲了四十多年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靜態戶籍管理模式,提高戶籍管理科學性,推進城市化的速度及促進經濟發展。
公安局負責人又稱,除規定的成本費用外,所有非農民戶口的申請人都毋須繳交城鎮建設增容費及其他費用。
在中國嚴格的戶籍管理辦法,全國人都被劃分為農業戶口(在農村居住的)和居民戶口(在城鎮居住的),在城鎮居住而又沒有戶籍的皆被稱為流動人口(俗稱「盲流)),不能享受教育、房屋、醫療等福利。
農民要遷戶籍實非易事,只有那些大學畢業生或退伍軍官,或繼承父母的工作的農民子弟,才可將農業戶口轉非農業戶口,享受與城鎮居民一模一樣的待遇和城鎮福利。
農民城鎮買房可遷戶
自一九九二年開始,國務院進一步放寬農村居民遷進城鎮居住的戶籍限制,容許農民交付金錢或在城鎮購買房屋後,將原來戶籍遷至城鎮。
近年各大城市的流動人口已超過一億人,而這種戶籍制度扼殺了農家子弟在城市擇業居住的權利,不但造成不公平,也不利人力資源的有效配置。
目前,戶籍制度改革已是勢在必行,今年三月的人大會議,就有不少代表要求作出取消戶籍管理制度。(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