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17日訊】 經濟不景氣,工人失業,企業關廠,大家都是一肚子怨氣,這時候罵執政者是最簡單最便捷的發洩方式。偏偏,台灣景氣反轉之際,碰巧又遇上了政權轉移,二件事湊在一起,讓大家罵起新政府來,更加的理直氣壯。
其實,政府到底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一直都有爭議的。過去,台灣的經濟成長迅速,但有的企業家卻不認為是政府的功勞,甚至還直言政府不扯後腿已經不錯了,哪敢期待政府能幫什麼忙!這時候大家理想中的政府是「小而美」的,最好是能夠讓民眾忘了它的存在。
但是,一遇到不景氣,大家對於政府的期待無形中又升高了,特別希望能夠依賴政府,好像政府是企業艦隊的旗艦,也是帶動經濟成長的火車頭,但政府真的如此神通廣大嗎?
台灣身為晶圓代工的大國,但是台積電、聯電的產能利用率降到五成左右,而一些電子公司外銷接單嚴重衰退,這是因為台灣政權轉移,民進黨執政,不願接受一中,所以外國大廠不願下單給台灣,還是國際產銷失衡,存貨太多,以致向台灣的下單量減少了?
答案其實很簡單,美國時代雜誌就說,這波亞洲經濟危機起源於美國經濟的走緩。新加坡、南韓、馬來西亞、泰國及菲律賓都是出口電子零件到美國市場,美國市場萎縮,留下的是過剩的亞洲商品。而台灣尤其嚴重的是,一些人拚命鼓吹產業外移中國,這等於是雙重打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現在是國民黨執政,恐怕也是無力回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