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早戀驚人 寒暑假後女孩墮胎特別多

人氣 11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16日訊】前二天,一個女兒照著鏡子,這樣問她的媽媽:“媽媽,我是不是長得不好看?為什麼沒有男生追我?”這位媽媽一下子楞了,想不出用什麼話纔能安慰這位“失戀”的女兒。

據這位母親說,她的女兒在杭州西湖區某職高上高一。她的女兒告訴她,班上隻有連同她在內的3個女孩沒有男朋友,其它都找了男朋友。有的是找高年級的,有的找的是同班同學。她的女兒很傷心,學習靜不下來,經常照著鏡子發獃。她懷疑自己是因為長得不夠好看,所以男同學纔沒有追她。她要好的女同學安慰她,認為她的“條干兒”還是不錯的。某旅遊職高的陳老師說,中學生戀愛已不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職高生中有如此高的早戀比例確實還是比較少見的。

職高與普高等學校不同,女生比例特別多,如果早戀發生在女生中如此普遍,那就應該引起高度警惕。她分析,發生這種情況有多種原因。與目前的教育體制也有一定關繫。由於職高的特點,在校生的學習壓力相對小得多,有時半天半天地給學生“放了風箏”。

孩子們閑來無事,又正處在青春發育階段,個別學生中就出現了早戀。而這種早戀的個別現像又會“催化”更多的學生早戀,在某校職高甚至形成了早戀的風氣。不但女同學相互“攀比”,男同學也進行“攀比”,如果哪一位男生沒有男朋友,別的男同學甚至會潮笑他“性無能”。與此相對應的是,“重點中學”的中學生早戀就相對少多了。

在拱宸橋某廠上班的施女士對職高生早戀現像很想說幾句話。她告訴記者,她每天下班都要踫到幾名穿校服的職高生,這些男孩女孩的舉動十分出格,有時旁邊有空座位也故意不去坐,喜歡擁坐在一起,有的女生干脆坐在男生的腿上。她說,我也有個上小學的女兒,明年就要上初中了,我真擔心以後自己的女兒進了職校會受到影響。

某區教育局工作的楊先生對此十分擔憂,他認為目前職高生的所謂早戀已經超出了早戀的範疇。如果說過去中學生的早戀還有些單純朦矓的成分,那現在的早戀則摻入了很多爭風喫醋、甚至涉及懷孕墮胎的成份。在某些學校,有些孩子因早戀、失戀甚至發生了曠課、自殘身體的行為,一些單親的孩子有時還瞞著家長在外面租房子同居。

杭州市中醫院一位婦科醫生告訴記者,現在學生中墮胎現像確實比前幾年多了,特別是寒署假一過,來“看病”的女孩就特別多。值得提醒的是,這些女孩還是“聰明”的,如果自己跑到一些非法診所,後果真是不堪設想。錢被騙了不說,甚至還要影響到今後的生育。看著這些年輕的女孩來墮胎,我們醫生有時也很矛盾,對這些孩子說重了,怕她們不敢再來看,說輕了,又怕她們不吸取教訓。

中學生“早戀”,是一個讓家長、教師都十分頭痛的問題。省第二中醫院心理醫生徐博士認為,中學生處於青年前期,生理上處於比較成熟的階段,情感上已經產生了對異性向往愛慕的傾向。一旦陷入早戀,就會沉緬在卿卿我我之中,荒蕪學業,身心發展受到影響,針對高中生“閉鎖性”的心理特點,教育工作者應該正確分析早戀產生的原因,纔能找到恰當有效的引導方法。

省社科院的鄭先生認為,新聞傳媒、影視報刊的誘導作用也不可低估。在價值觀、審美觀多元化的當今社會,由於網絡、影視、書刊等宣傳工具的不斷發展,信息傳播越來越多,其中也有各種形式、內容的性信息對中學生產生潛移默化,使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對外界成人相愛的談論和舉動加以模仿。

一些商家為了攬生意,故意弄出些“兒童不宜”來,影視中男女親熱的鏡頭撩撥著他們敏感的心。有些廣告甚至故弄玄虛,如“你想知道親嘴的味道嗎?”,甚至成了學生的口頭禪。由於網絡的出現,各種有關性知識的描寫和圖片很容易被中學生看到,都可能影響他們恬靜、純潔的心靈。

楊先生也提到,某些不恰當的教育方法也可能成為“早戀”產生的因素。家長、老師過分的擔憂、嚴格的管制,反而會激起了年少氣盛的中學生的叛逆心理,干脆弄假成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早戀容易導致抑郁 專家建議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6/28/2001)    
  • 中國家庭興起三戀三潮現象 (3/5/2001)    
  • 早戀受阻 17歲少年勒死13歲親兄弟 (2/22/2001)    
  • 中國婚姻家庭觀念日具淡薄 興起三戀三潮 (1/9/2001)    
  • 中國新疆烏魯木齊四成中學生認可早戀 (11/9/2000)
  • 相關新聞
    中國婚姻家庭觀念日具淡薄 興起三戀三潮
    早戀受阻 17歲少年勒死13歲親兄弟
    中國家庭興起三戀三潮現象
    早戀容易導致抑郁 專家建議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