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15日訊】 有不少情緒激昂的民族主義者和愛國主義者,攻擊這攻擊那,但除了喊口號外,似乎別無所長。由此想起了辜鴻銘。
辜鴻銘抨擊西方,言詞犀利,把列強罵了個狗血噴頭。但是,說來也怪,那些帝國主義者,對辜鴻銘反而非常服氣。其奧秘無它,就在於辜鴻銘的西學功底。辜鴻銘在批判資本主義時,十分嫺熟地運用了“資本主義”的方法,在他的言辭中,嚴格遵循了經驗主義、實證主義的推理和論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無怪西人佩服。
相反,大清還有衆多的民族主義者和愛國主義者,他們除了對西方人“性如犬羊”亂罵一通外,別無所長。如大學士徐桐,誓不與外國人打交道,當皇帝命令他見外國人時,帝命不得不遵,而信念不可不守,於是,他想了個兩全其美的法子,見洋人時“以扇遮面”,可謂煞費苦心。但是,以全然不知的態度抨擊、對抗外國,其效果不言自明。佩雷菲特描寫馬戛爾尼訪華史實的《兩個世界的撞擊》,把西方和中國的對話形容爲“聾子和瞎子的對話”。一方是聾子,根本聽不懂外面世界的聲音;另一方則是瞎子,根本看不見中國人的自身存在方式。即使在今天,也還有一定的參照意義。
時至今日,我們的民族主義者和愛國主義者中,辜鴻銘太少,而徐桐一類太多。不光普通百姓如此,政要和學究也如此。那些頻頻在媒體上風光一番的“國際問題專家”,有幾個真正懂得國際問題?
——轉自《ABC論壇》(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