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15日訊】 針對北京取得2008年奧運主辦權,中國官員認為,申奧與兩岸關係的改善並沒有任何必然關係。美國的中國問題權威學者施伯樂也是持相同的觀點。而香港學者大多樂觀地認為中國獲得奧運主辦權後,必然有助於兩岸經濟發展。
許多民眾對於北京拿下2008年奧運後的兩岸關係,大多持樂觀態度。然而由於深怕台灣當局錯估形勢,北京涉台官員對於上述問題,所持的是保留態度。官員說,北京成功申辦奧運並不意味兩岸關係必然穩定。
勁報消息,曾任加州柏克萊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的施伯樂,對於中共是否可以藉此轉型為真正的民主體制感到懷疑。施伯樂預測,中國將從威權體制演變為「威權多元化」社會,政治上仍是一黨獨大,但人民可望享有更多的自由。
至於兩岸關係,施伯樂認為,中國對目前的狀況非常滿意,一方面加強兩岸間在經濟及文化上的交流,並與台灣的在野黨進行聯繫溝通,另一方面與執政的民主進步黨保持距離。他說,由於台灣內部經濟、政治問題重重,中國相信「時間是在他們那一邊」。兩岸關係的發展主要取決於中國及台灣的內部發展,2008年奧運並非關鍵。
相較於施伯樂對兩岸關係的保守觀點,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公共學系講師梁文韜則表示,中國獲得奧運主辦權是一個值得慶幸的事,既顯示「中國人站起來」的民族追求,也會讓北京在處理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人權、政治等問題時,謹慎冷靜,如北京不會再像現在對台獨及法輪功問題高調打壓,政治環境穩定必有助兩岸四地的經濟發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