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14日訊】本田汽車公司在日本企業界一直獨樹一幟,具有獨立不羈、略帶叛逆性的特色。近來本田獲利連續兩年縮水,意味公司的發展可能即將面臨極限,不過一向特立獨行的本田並不打算改絃易轍。
据《經濟日報 》報導 , 本田總經理吉野浩行最近在談及企業文化時指出,本田管理高層的辦公空間與體育館一樣開放,並無個人房間,也沒有鋪著地毯的隔間及特殊照明。少數高階經理有他們自己的辦公桌,不過多數主管都像游牧民族,經常更換辦公空間,只帶著裝置個人物品的抽屜。當然,本田主管也沒有專屬秘書。這種企業文化並非人人可以適應,不過本田麾下11.2萬名員工大多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形成本田異於其他企業的特色。
雖然本田管理高層的辦公空間相當開放,但外人嚴禁入內,也沒有任何照片流傳在外。可以想像的是,快速成長了53年的的本田面臨獲利縮水困境,諸位高階經理想必共同絞腦汁、踱方步,亟思為企業殺出一條復甦之路。
儘管獲利遭遇瓶頸,但本田股本收益仍成長11.5%,表現超越多數同業。事實上,本田面臨的真正挑戰,在於如何對抗國際汽車業目前的併購潮流。過去30個月來,與本田規模相當的汽車製造商幾乎被全球前六大汽車廠併購,六大與其關係企業因此囊括全球汽車一年總產量(5,400萬輛)的八成。其餘二成由本田、寶獅、寶馬(BMW)少數幾家中型車廠分享。
在汽車製造業產能普遍嚴重過剩的今日,業者似乎除了併購之外別無他途。合併成規模較大的企業,有利全球行銷規劃,可助業者增強研發新燃料技術的實力,同時也較易跨入新市場。
汽車零件業也盛行併購。分析師指出,汽車製造商現在想把零件供應商家數從數千家減為百家。顯而易見,規模較大的製造商與零件廠議價時享有較大優勢。分析師擔心,像本田這樣的獨立製造商,可能因規模太小而無法與通用、戴姆勒克萊斯勒這些巨人競爭。
面對來勢洶洶的併購潮,本田不為所動。吉野浩行堅稱,保持獨立一向比較好。他支持獨立的理由,不只是本田矢志護衛該企業特有的平等主義文化,本田研發部門那種獎勵工程師不怕犯錯、勇於提出新構想的的作法,也被吉野視為寶貴的無形資產。
本田以長達十年時間、耗資數百萬美元研發會走路的機器人Asimo,就是彰顯本田研發精神的最佳例證,難有其他企業對這種實用性不明的研究有這樣大的包容力。
過去十年期間,本田在前八年表現特優,銷售額幾乎增為兩倍,獲利更暴增為三倍。去年,本田雅哥(Accord)仍擁有美國最受歡迎單一車款的榮銜。美國市場銷售前十名的車款,本田也包辦四款。此外,本田還是全球規模第一的機車製造商,也是世界最大的內燃引擎製造商。
儘管本田已有輝煌成就,它過去賴以成功的那一套經營模式能否在未來繼續生效,仍有待時間考驗。ING霸菱駐東京汽車業分析師史密斯認為,本田雖無美國通用汽車那麼強大的經濟規模,它憑藉高敏捷度與優異的工程能力,應可繼續在全球車市扮演要角。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