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11日訊】 BBC駐上海記者 休伊特報導: 在中國的南方城市,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以子女的名義購買物業,這使年僅7歲的兒童也成為擁有物業的人士,此事引起有關專家的關注。 專家警告說,兒童在幼時就擁有眾多物質財富對其發展不利
官方的《廣州日報》報道稱,很多父母把購買公寓甚至商店作為子女未來就業的一種投資,一些人還把此舉視作逃稅的一種手段,還有些人把子女登記為物業持有人,希望他們在與婚外配偶分手時不必與她/他分配財產。
專家:“有潛在損害”
但有關專家表示,這樣做在法律上不一定沒有問題。他們還警告說,這樣做對子女有潛在的損害。
中國南方城市的官方報紙《廣州日報》報道說,包括年僅7歲在內的一些兒童已成為擁有價值十多萬元人民幣的物業持有人。
《廣州日報》引述當地一位律師的話說,越來越多的富裕父母把此舉視為為子女未來提供經濟保障的一種辦法。
一位當地男子對報社記者說,他曾花12萬元人民幣以其兒子的名義購買了一家商店,而此舉主要是為了好玩。他還補充說,在把商店租出去之後,他可以利用收取的租金為孩子將來的教育提供經費。
躲避繼承稅
一些家長還認為,這樣做還可以幫助他們的子女在其父母去世後不用交納中國即將實施的繼承稅。
《廣州日報》還報道說,特別是那些在家庭之外養有“二奶”(即婚外女性配偶)的男子將購買的物業以雙方子女的名字登記,以阻止這些配偶在與他們分離時索取財產。
但教育專家警告說,這麼小的年齡就擁有這麼多的財產,此舉將令本來就被寵壞了的孩子變得更懶惰和更貪婪。
法律專家警告
當地法律專家也對這樣做的法律危險提出警告。《廣州日報》說,有個男子以自己和幼子的名義購買了一處物業。
但當他希望出售這個物業時,當地房產管理官員不讓他賣,稱他必須等到其兒子年滿18歲之後,在法律上有權決定出售物業之後才行。
中國政府已決定結束多年來的有補貼的房屋分配住房制度,鼓勵人們購買自己的物業居住,這就意味著將有越來越多的人把為子女購買公寓等物業視作為將來提供穩定收入的一種辦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