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11日訊】 日本宇宙開發事業團于7月4日做了如下安排:8月25日在鹿儿島縣的种子島宇宙中心發射H2A第1號火箭;7月5日H2A火箭在三菱重工飛島工厂公開亮相;7月10日H2A火箭將用船運抵种子島宇宙中心。
日本于1994年成功發射了國產大型火箭H2,從而躋身于火箭大國的行列。在H2成功發射5次后,于1998年和1999年連續兩次失敗,再加上其發射成本高達190億日元,其研究開發被迫停止。為此美國修斯公司解除了与日本火箭系統公司發射10顆商業衛星的合同;美國勞拉爾公司与其簽訂的10顆商業衛星發射合同也因此延緩,其中有兩顆衛星已經失效。H2發射失敗不僅給日本造成了經濟損失,而且使人們對日本火箭安全失去了信任。
日本在終止了H2火箭開發后一心要開發H2A火箭。實際上,日本宇宙開發事業團從1996年就開始了H2A火箭的研發工作。H2A全長53米,重258吨,可將2吨級的衛星送入同步軌道。其与H2相比有很大不同,首先零部件減少了約20%,其發射費用降到H2的一半,基本与歐美持平。此外,第一級火箭的發動机是整個火箭的心臟部,最容易發生問題的是焊接部位。H2火箭發動机共有98焊接點,而H2A的發動机只有8處。H2一味追求國產化,而H2A有許多零部件是從其他國家購買的。火箭整體的設計可靠性H2為97.4%,H2A為98.2%。
H2A火箭的1號箭原計划在2000年2月發射,但在實驗中因操作失誤、設備不良、發動机燃料供應系統等問題造成了計划的一拖再拖,現在終于要在1年半后發射了。其1號箭和2號箭都將進行不載衛星的發射實驗。美國勞拉爾公司所剩的8顆衛星將在其2次發射成功后才能讓其發射,同時將來衛星發射中的保險公司也要求必須在2次發射都成功的前提下才能承包。一般來說一种新火箭發射多是在第3次后才能穩定下來。歐洲的“阿麗亞娜5”型火箭和中國的“長征3B”都經過了這樣的失敗。
H2A發射成功与否關系重大。今年8月,1號箭發射后,明年冬季要發射2號箭;2005年前還必須用它發射“葵花號”气象衛星的后續衛星、政府間諜衛星以及民用商業衛星等,同時還要在H2A火箭為基礎進行其增強型開發。可以說H2A重任在肩。
在這种形勢下,H2A火箭的發射便成了日本火箭開發的背水之戰———只許成功,不准失敗。在日本宇宙開發事業團的駐地挂滿了這樣的標語:“事故之源來自司空見慣、過分自信和疏忽大意”;“輕率的判斷會招致莫大的后悔”……日本這場背水之戰能否取胜,事業團上上下下都為此捏著一把汗。
(科技日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