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7日訊】 十二年了,五萬點燭光仍然在維園升起,悼念籲六四犧牲的青年,延續籲民主中國的信念。十二年的堅持和不悔,讓香港成為一個美麗和感人的城市,我們為香港驕傲。
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世界報業公會也在今年的六四,在香港舉行周年會議,主席帕金森就中國的新聞自由與董建華激辯。帕金森說,目前最少有二十二名新聞工作者和六名網絡工作者,被中國政府監禁。
回應世界報業公會董文不對題
可憐的董建華,他的回應是徹底的假大空。他說,「今天的中國是近代史上最開放的年代,中國領導人也是歷史上最開明和進取的」。他請各地的新聞工作者到中國「大城小鎮走一走,聽聽老百姓的心聲。親身體驗後,會有不同的觀感」。然而,董建華沒有回應帕金森的質疑﹕二十八名新聞工作者為何身陷牢獄﹖中國有沒有真正的新聞自由﹖因此,董建華的回應是文不對題,蒼白無力。
董建華的豪言不能掩蓋事實。除了世界報業公會提及二十八個新聞工作者被迫害的個案外,近期的報章也有不少新聞工作者被捕坐牢的消息。去年六四前夕,四川「天網」網主黃琦,刊登了丁子霖要求公審李鵬的公開信,被政府拘禁至今,整整一年。四川另一個網主蔣世華,在網上討論政府腐敗的問題時,氣憤地發放了「我什麼都不想說,只想說一句﹕打倒共產黨」的標語,便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兩年。這兩個以言入罪的案例,使人質疑中國是否處於歷史上最開放的時代﹖是否有言論和新聞自由﹖
中國新聞最自由是八九年
回顧歷史,中國新聞最自由的日子,反而是八九民運的歲月,當時有無數的新聞工作者走上街頭,高舉籲「我們想說真話,別迫我們造謠」的標語,聲援正在絕食的青年學生。八九年五月的《人民日報》,更罕有地報道各地民主運動的消息。當戒嚴部隊進入北京時,《人民日報》更刊登了匈牙利總理內梅特,對軍隊將領的講話。內梅特說﹕「史大林模式的一個最可恨的特點,就是肆意動用武裝力量整治本國人民。我們應該最堅決地同過去這種做法決裂。」顯然地,《人民日報》指桑罵槐地批評鄧小平和戒嚴部隊,用曲筆說出了人民的聲音。
但最使人感動的,是六月四日北京國際廣播電台英語部主任李丹,他竟然敢自撰文稿,向中國人民報道六四鎮壓的真相。李丹說﹕「士兵駕駛籲坦克車,用機關槍繼續不分青紅皂白地,向街上的人群發槍射擊,目擊者說有些裝甲車甚至輾死那些面對反抗的群眾而猶豫不前的步兵。」報道結束前,李丹沉痛地說﹕「鑑於目前北京這種不尋常的形勢,我們沒有其他新聞可以告訴你們。我們懇請聽眾諒解,並感謝你們在這最沉痛的時刻收聽我們的廣播。」
聲音沉寂了
當六四的槍聲終於沉寂,李丹和無數新聞工作者的聲音也沉寂了,中國又再成為一個無聲的國度,專業的新聞工作者又再面臨拘禁和牢獄的命運。然而,李丹的聲音,卻銘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成為永不消逝的電波,成為專業新聞工作者永遠的追求。
原載《明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