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5日訊】 廣東省珠海機場,曾號稱全國最大最先進的機場,如今正陷入日益深重的財務危機,自1995年開始,該機場通航六年,欠債高達數十億或百億人民幣,因遲遲不能償還欠款,不久前陸續被天津航道局等單位告上法庭,儘管有珠海市政府出面,撥款1000萬元,協助機場償還部分債務,卻遠遠不足以填補機場本身巨大的債務和財務“黑洞”。
於是,法院開始下令查封珠海機場的財産和收入,先是查封了該機場公安交警辦公樓、40輛汽車、8條國際登機廊橋;並勒令機場提供被查封汽車的購買發票、機場的銀行帳號、會計報表、固定資産台賬等資料;一查之下,又發現,珠海機場捲入的債務訴訟不單是天津航道局工程,另有三家工程公司同樣因爲債權不能實現,已通過珠海中院查封珠海機場的所有經營收入、部分財産土地,實際上,珠海機場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幾乎所有財産收入都被查封。珠海機場爲此全面陷入泥潭。
珠海機場落到這種地步,幾乎是可以預料的結局。
珠海機場的建設,是典型的好大喜功的産物。珠海的內鄰,有廣州機場、深圳機場,外鄰有香港機場、澳門機場,所有這些機場,都是國際型大機場,處於夾縫中的小小珠海,實在沒有理由再建設一個“全國最大”的機場。但以原市委書記梁廣大爲首的珠海市委市政府,急於爲自己樹碑立傳,不顧客觀條件的局限,“霸王硬上弓”地炮製和上馬了珠海機場專案。如果說三峽大壩是李鵬等人的政治大壩,那麽,珠海機場就是梁廣大等人的政治機場。
由於梁廣大等人的個人長官意志,珠海機場也成爲缺乏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典範,爲珠海建設中占地最大、投資最多的浪費專案。
珠海機場建成之後,最大的國內競爭壓力,便來自廣州和深圳的機場。而珠海地偏人少,本身遠遠不具有足夠的客流量。原設計估計的客流量爲每年1200萬人次,去年的實際客流量卻只有57萬人次,不到設計估計的二十四分之一。如今,珠海機場每個月的客流量爲四、五萬人次,僅相當於廣州白雲機場一天的客流量。爲了給珠海機場打氣輸血,每隔兩年,珠海就要舉辦“國際航空航太博覽會”,到去年,已經舉行了三屆,但看上去,效果不佳,甚至得不償失。
於是,這個總造價69億元,包括珠海政府撥款投資30億元而建成,曾被喻爲具有國際一流設施設備的現代化機場,甚至在1999年獲評“全國文明機場”的珠海機場,如今幾乎淪爲一處荒涼的“廢墟”。說來話長,在倒退落後了數十年之後,爲了在中國土地上儘快造幾個“西洋鏡”,二十多年前,年事已高的鄧小平,下令製造深圳特區和珠海特區。並給予特區“先行一步”的優惠政策,借助香港和澳門,深圳和珠海特區果然很快建設起來。當地掌權者於是也錯誤地估計了形勢,以爲經濟特區的優惠和優勢是一勞永逸的。隨著東西部差距拉大,全國貧富差距懸殊地擴大,各地地方保護主義擡頭,備受壓力的中共當局,不得不實行全方位的開放,九十年代後期,沿海、沿江、沿邊一齊開放,經濟特區的優惠政策逐步被取消,經濟特區的優勢也逐步喪失,依靠剝削外地來壯大自己的機會,不復太多,至於深圳和珠海,它們的優勢,僅僅是剩下背靠香港和澳門。
珠海機場的興建和困境,也恰恰是發生在這種歷史性的變遷之下。加上自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宏觀經濟增長放緩,整體不景氣,這又是珠海機場蕭條的大背景。而今,陷入泥潭的珠海機場,或者等待政府撥款還債,或者等待國際大財團的收購,或者等待比鄰機場的兼併經營,出頭之日,可謂漫漫無期。
(6/5/01)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