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5日訊】 陳水扁總統出國訪問,甚至在美國大都會紐約過境停留﹝其實這才是外交主菜﹞,當然是台灣外交戰場一次大勝利,因為李登輝時代,畢竟不曾如此風光過﹝活動範圍被限制在美國偏遠地區﹞,剛上台的布希政府,顯然有意以此為「第一步」,協助台灣當一個有尊嚴的國家。
陳總統曾經私下透露,他知道國內很多人仍不能適應首次政黨輪替,但身為國家元首,不能只看到內政的局勢,最重要的是外交與軍事的積極運作,先確保國家主權,才能回頭細數民主成果。換言之,扁政府在外交與軍事是下過苦功的,這一年來「天助自助」,果然收穫不少,假如不是因為傳播媒體的舊勢力特性,仔細觀察一下,應不難讓國人發現這些成就。
然而這些嚴肅而重要的成就,都抵不過國內媒體八卦化資訊干擾的「情緒破壞」。媒體以大量負面資訊向社會疲勞轟炸,得到「扁政府施政滿意度大跌」回應,表面上探得社會政治溫度,事實上已造成分裂社會效應,所有選舉期間的情緒,重被挑起,國家元首竟只能維持他在大選時四成得票率的「滿意度」,而未投票給他的六成選民,被迫對新政府「不滿意」,而且為賦新詞強說愁,每個人都可以從媒體所報導的負面資訊中,得到他「不滿意」的選項。
這種分裂社會的形成,難道也是進步現象嗎?當然不是,它只不過在相當程度,滿足了復辟政客的邊緣人報復心理。而相對的,四成支持扁政府的民眾,則必須扮演較沉重的主流價值維護者角色,任重道遠的考驗,無形中加重生活的負擔。舉例而言,當媒體發布民調說蔣經國的「貢獻」大於李登輝時,崇信民主價值的人們,情何以堪?當國民黨開始全面否定李登輝路線,抬出過世十三年的蔣經國當精神領袖時,等於逼迫社會在民主與復辟的陣營選邊站,這樣的分裂狀態,能不令人痛苦?
蔣經國是把民進黨的眾民主英雄抓去坐牢的獨裁強人,現在國民黨仗恃黨產暴力,大打廣告要社會開始去「懷念」他,這不但是財大氣粗的表現,更是對民主價值的強暴。試問,如果蔣經國是對的,那現在執政的這些人,便都是一群「罪犯」﹝叛亂犯﹞,由「罪犯」治國,將成何體統?美國還需要允許陳總統入境嗎?台灣人民可以對蔣經國「懷念」,德國人民豈不是更要崇拜希特勒?
所幸在資訊干擾與政治干擾﹝在野聯盟﹞之下,新政府猶能「匍匐前進」,在美國「達陣」,誠所謂「先知在異鄉才能獲得尊敬」矣。當美國會議員在大都會紐約,面見陳總統後,大力贊揚台灣的民主成就時,我們仍須在國內忍受媒體與在野聯盟的力捧獨裁者蔣經國,這表示支持扁政府的四成選民,對於民主運動,仍須加把勁,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矣。
回想起來,只不過六年多前,陳定南競選省長時,以及五年前,彭明敏競選總統時,他們都嚐過被媒體集體封殺之苦,當時他們在電子媒體,甚至不曾出現講完一句完整話語的鏡頭。而現在陳水扁當上總統了,執政的民進黨一定要謹記他們是在與龐大的資訊惡靈拔河,一定不能忘記當年的街頭演講苦功,以此突破媒體圍剿,始能獲得民主成就。如果現在就依賴強勢媒體發聲,以為執政就像中了彩票,一舉扔掉扁擔﹝訴諸小眾傳播﹞,那復辟的洪流,很快就會迎面而至,再也無人願意抵擋了。
拾起扁擔,辛苦一點,勇敢面對年底選舉吧!《新台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