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4日訊】美國心臟協會出版的《血液循環》雜志近日報道,美國專家發明了一种不用進行開腔手術便能把靜脈轉變成動脈的心臟搭橋技術,最終可為患有嚴重冠狀動脈疾病但又不宜進行傳統搭橋手術的病人提供有效的治療。而且手術過程不需麻醉,只需一兩個小時便可完成。病人接受手術后第二天就能出院。
新華网報道,研究專家利用導液管進行首次不用開刀的心臟搭橋手術,將通往心臟的靜脈成為一條管道,讓血液在患者的冠狀動脈周圍流動。這些導管由患者的腿部插入體內,穿進冠狀動脈。
美國麻省全科醫院的心臟科主任醫生奧斯特提爾及其研究人員,于1999年11月在德國成功地實施了這項技術。接受研究的病人是一名53歲的德國男子,他因心臟動脈管壁粥樣硬化而堵塞,出現嚴重胸痛。由于他的動脈几乎完全栓塞,醫生沒有對他進行搭橋手術。
在接受這种技術治療一年多后,病人未再感到胸痛。
研究專家認為,這种新技術比傳統的搭橋手術安全,疼痛程度也較輕,因為傳統的搭橋手術必須打開胸腔,暫時停止病人的心跳,然后利用腿部或胸部的血管進行搭橋手術。
与心臟搭橋或血管造型手術不同的是,這种技術只需在大腿上部刺兩個針孔大小的洞,插入一個超聲波導引的導管,引入堵塞的心臟動脈,安放在導管內的一根針便穿過動脈管壁進入附近的靜脈。
一根細而柔軟的導線穿在針上,針与導管抽出后,導線便像一條單軌,細小的血管造型气球順著導線擴張管道,并放置一個類似限定器的管狀器具保持管道暢通,讓血液流通。然后在新管道上方堵塞靜脈,將血液引向缺氧的心臟肌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