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4日訊】 某些域名注冊代理商近日推廣一些新域名:.cc、.tv、.sh、.biz、.info等等時宣傳說:這些新域名具有“和.net、.com及.org相同的性質和功能”。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
據北京晨報報道﹐記者上网試了一下,發現搶注這些新域名者大有人在,一些簡單好記的域名已經無法注冊了。但是,用戶真的搞懂這些域名是怎么回事了嗎?搶到這些域名真的就意味著巨大的財富嗎?
并非都是頂級域名
其實,.cc、.tv、.sh和.biz、.info、.name不一樣,它們分別屬于域名中的兩個類別。.biz、.info、.name、.pro這几個域名屬于通用頂級域名,和我們熟悉的.com等同屬一個級別,而.cc、.tv、.sh是國家(地區)代碼頂級域名,它們在域名體系中和.cn是一個級別的,是ICANN分配給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域名。.cc是印度洋上的科科斯群島的國家代碼頂級域名,.tv是太平洋上島國圖瓦魯的國家代碼頂級域名,而.sh是St.Helena島(圣海倫島)、即拿破侖被流放了7年之久的那一片島嶼的簡稱。這些國家或地區將自己的國家代碼頂級域名賣給了商業公司,由一些域名運營商負責這些域名的推廣。
“注冊成功”還很遙遠
雖然這些新域名已成為注冊熱點。但是,注冊這些域名有意義嗎?甚至,這些域名是否能被注冊?.cc和.tv這樣的域名是被一些國家和地區出售的,已經出售的還有島國西薩摩亞的.ws,像這樣通過出售域名發筆小財的國家不在少數,而且會越來越多。不過,這些域名一般是有使用期限的,例如,美國一家公司通過向科科斯群島提供電信基礎及互聯网設施的援助為交換,獲得了.cc的10年的經營權,那么,10年之后怎么辦?更麻煩的是:對這些連互聯网基礎設施都很落后的國家,它根本不想建立自己的域名體系怎么辦?結果很簡單:通過這個域名,用戶很有可能連接不到任何地方——域名所連接的內容被“人間蒸發”了。
而且,這些域名的解析服務器是放在這些商業公司想放的任何地方,如果這些公司破產了怎么辦?當年,.cn的域名解析服務器也曾經放在其他國家,考慮到國家安全等因素,几經周折,才得以拿回國。
誰才真正“穩賺不賠”?
网民在网上交的預注冊費用就好似拿來摸獎,無論中不中獎,這筆錢你是拿不回來的??它們全進了外國域名運營商的腰包。更有意思的是:中國的注冊代理服務商在這個階段也不會得到什么好處,他們把收到的費用全部交到外國公司的錢袋里。注冊代理服務商看好的是:一旦用戶注冊成功,他們將從用戶每年的注冊費用中得到一些分成。
可是,對于.cc、.tv、.sh這些域名來說,中國的注冊代理服務商的收益卻是非常實在的——他們特別樂意為國外的域名運營商充當“推銷員”,這些國外商業公司的机制非常“靈活”,他們可以將很多利益交給“推銷員”。
域名市場亟待管理
今年在京召開的一個域名知識產權的研討會上,ICANN的首席政策官Andrew表示,有些國家和地區將自己的國家代碼頂級域名出售給商業公司,与這些域名原屬國的經濟欠發達有關,這是一些小國為求發展而采取的下策。
去年新當選的ICANN理事MasanobuKatoh認為,將國家代碼頂級域名商業化后類似國際通用頂級域名進行推廣,這是一种欺騙行為,應該嚴厲禁止。
不久前,一個叫.web的域名浮出水面——從嚴格意義上來說,.web還算不上域名,它只是深圳一家公司自己“創造”的一個“域名”,并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只能在注冊了.web域名的企業、個人中間,通過客戶端軟件鏈接。即便是這樣的域名,某些注冊代理服務商表示愿意做“推銷員”,看來國內的域名注冊市場應該加強整頓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