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為何截留美情報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26日訊】 最近,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指責澳大利亞情報机构在過去5年里截留了有關印度尼西亞政局的非常重要的情報。据澳《堪培拉時報》日前披露,CIA指責澳大利亞情報部門在1998年印尼前總統蘇哈托倒台和1999年印尼東帝汶危机時均沒有向美國提供“非常關鍵的情報”。

根据美國与其他國家簽署的一份“UKUSA”協定,澳、英、加、新和美國均是情報信息共享國。以上每個國家都有責任為其他國家搜集和分析在世界某個特定地區的情報,印尼前獨裁政權蘇哈托倒台應屬澳大利亞職責范圍之內。

据透露,澳大利亞有選擇地向美國提供情報,是為了讓美國在軍事和財政方面支持印尼軍方,澳大利亞遂把印尼軍隊塑造成一個非常強大的形象,讓美國人覺得印尼軍方是值得支持的。當美國后來發現其一直支持的印尼民兵在東帝汶有嚴重違反人權行為后,美就停止了對印尼民兵的支持。

冷戰時,澳美戰略共同點大于兩者的利益分歧,因此,澳美一直有著非常密切的情報合作。冷戰后,美國為減輕自己在亞太地區的防務負擔,正試圖把自己的諸多活動向澳移交。澳代理美國在亞太地區角色時也樂此不疲。澳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机、1998年蘇哈托倒台和1999年東帝汶危机時表現得非常明顯,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更是直言不諱地表示要做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代理人”。美澳蜜月式合作從冷戰開始一直維持到今天。

同樣是在冷戰期間,美國在印尼拼命支持靠鎮壓共產党起家的蘇哈托,其支持直到蘇哈托變成反共和遏制其他國家的中間力量也不間斷。冷戰結束后,蘇哈托价值縮水,美國開始反感蘇哈托的獨裁,但對印尼局勢動蕩興趣不大。在美國看來,“無論印尼政局多么不穩,無論印尼分裂成多少塊儿,印尼所在的水域都不可能引發國際海上交通阻塞”。

然而,澳并不這么認為,為确保自己在印尼和該地區的經濟利益,就特別希望印尼政局穩定。在澳看來,扶持印尼軍隊則是穩定印尼的重要方法,甚至是最好的方法。如果該地區持續動蕩勢必對澳大利亞的投資環境造成不良影響,降低投資者對澳大利亞的信心。

西方有情報机构分析認為,澳截留情報的舉動表明,澳大利亞想确保自己在太平洋地區的利益。

美國一直把澳大利亞看做在亞太地區非常重要的軍事盟友,而且,澳大利亞有關亞洲的情報搜集和影響對美國也至關重要。如今,CIA公開批評澳大利亞情報机构無疑是一個信號:澳美在亞太地區特別是印尼方面的利益的分歧越來越大。印尼离澳大利亞非常近,這是事實,但美國人認為,几十年來,這一事實都沒有改變,因此,僅以此為借口截留給美國的情報,美國人自然不舒服。不過,盡管澳此舉會使美國對澳大利亞的信任打一些折扣,但相信他們之間的戰略關系和戰略利益暫時都不會有根本的改變。美國人也只是就此敲打敲打澳大利亞而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秘魯軍方擊落美傳教士飛機 中央情報局抱怨其莽撞 (4/26/2001)    
  • 遠華案-賴昌星堅稱自己是受僱中國的間諜 (4/25/2001)    
  • 美議員質疑秘魯軍行動 聯合掃毒蒙陰影 (4/25/2001)    
  • 澳情報員兜售机密為助妓女脫火坑 (4/25/2001)    
  • 美國間諜飛机完全大掃描 (4/23/2001)    
  • 秘魯戰斗机擊落美客机爆惊人內幕 (4/23/2001)    
  • 美中情局一官員講述美私人飛机被秘魯擊落過程 (4/23/2001)    
  • 美國承認與秘魯擊落飛機有關 (4/23/2001)    
  • 以軍事專家中俄美人計 (4/22/2001)    
  • 安理會向私人情報公司求助 加強制裁能力 (4/22/2001)    
  • 英國防部遭竊听10年之久 (4/22/2001)    
  • 美偵蒐情報 不承認不道歉 (4/21/2001)    
  • 秘魯前特務局主任蒙德西諾斯遭5百万懸賞 (4/21/2001)    
  • 美國情報界頻曝丑聞 (4/21/2001)    
  • 秘魯懸賞500万美元捉拿前情報頭子蒙特西諾斯 (4/21/2001)    
  • 美國防部: 兩岸空軍實力報告曝光 (4/21/2001)    
  • 瑞士又凍結一筆秘魯前國家情報局長銀行存款 (4/20/2001)    
  • 北韓可能擁有兩枚核彈 (4/20/2001)    
  • 導彈射程直達美國 中情局指北韓擁有核彈 (4/20/2001)    
  • EP3助大陸提升偵察能力 (4/20/2001)
  • 相關新聞
    EP3助大陸提升偵察能力
    導彈射程直達美國 中情局指北韓擁有核彈
    北韓可能擁有兩枚核彈
    瑞士又凍結一筆秘魯前國家情報局長銀行存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