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30日訊】響水縣近日發生一起令人扼腕的悲劇,兩位花季少女雙雙投河自盡,生命之花在最絢麗多彩的時節匆匆凋零,令人迷惑也發人深省。
揚子晚報報道24日晚7時許,響水縣某中學初二年級14歲的小玉和15歲的小青突然离開學校宿舍,之后便不知去向。老師和家長多方查找無獲,最后只得報警。次日晚7時許,警方在通榆運河船閘處發現了小青的尸體;26日下午1時許,在同一地點又發現了小玉的尸體,經勘查,兩位少女系結伴投河自殺。
据了解,小玉和小青均系當地縣城人,家境良好,都住在學校宿舍里,是一對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失蹤前,小青交給趙某兩封信,囑咐其分別交給自己的父母和表姐。小青在遺書中寫道,她是隨爺爺奶奶長大的,非常愛他們兩位老人家,但母親卻對爺爺奶奶不甚孝順,甚至不愿与他們共同生活。爺爺奶奶生活得很清苦,令善良的小青黯然不已,竟以一死”勸告自己的父母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不要只顧自己的儿女,要善待上一輩”。警方也找到了小玉十分凌亂的遺書,上面寫道:別人快樂我痛苦,這世界為何如此不公平……
記者就此悲劇請教了社會學家,他們認為,青春期的少年,思想最容易波動起伏,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尚未形成完善的世界觀,對人生有太多完美的幻想,實際上,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美丑善惡都會接触到,但在教育中,社會,學校和家長只注重向孩子傳輸美好的、正面的東西,忽視或避免讓他們了解負面甚至丑惡的事物,以致孩子缺乏”免疫力”,容易產生消極情緒。由此看來,我們的教育,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眼下暑假將至,在假日教育中,如何增強孩子們對于不良情緒的免疫力,也應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