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3日訊】每屆考試季節,多數考生都會發生各種毛病,頭痛、嘔吐、胃痛、心神不寧、突然暈厥昏倒等,醫生也找不出致病原因,但考季一結束,這些毛病全都霍然痊癒,消失無影,專家稱這是「考試恐懼症」所致。
據中央社報導﹐十八歲的土耳其少女艾莉弗,在大學聯考前成天將自己埋在比頭高的書本和筆記堆裡,謝絕兄弟姐妹的一切招呼,也拒絕和家人共進晚餐,理由是沒時間。
由於昏天暗地的沈浸在書本裡,艾莉弗也不知現在是什麼時刻,只感覺胃裡一陣絞痛,醒悟到自己可能已很久沒吃東西。儘管毫無胃口,艾莉弗仍然到廚房裡找吃的。
但站在廚房裡,艾莉弗只感覺天旋地轉,腦袋空白一片,想叫喊,喉嚨卻似堵塞般叫不出聲音。就在暈厥倒地的剎那,艾莉弗終於摸索到妹妹的房間,驚醒熟睡中的妹妹,時間是半夜兩點鐘。
家人急忙將艾莉弗送到醫院,但醫生檢查半天,也找不出原因,只能歸納是飲食失常、睡眠不足及用功過度所致,開了一些維他命丸及糖漿,就叫艾莉弗回家休息。
以後幾天,艾莉弗仍然經常覺得想嘔吐、頭痛、心跳加速、心神不寧,看書無法專心,對著筆記發呆,總以為自己得了某種疾病,對考試也漸失去信心。
但出乎家人意料的是,考試一結束,艾莉弗的所有毛病全都消失不見,恢復往日生龍活虎般的生活。兩年後,艾莉弗的妹妹菲莉絲也準備參加聯考,也發生了幾乎相同的毛病。
另一個例子,十八歲的拿尼納,是家中五個兄弟姐妹之長。在父母經常教導要為弟妹榜樣的壓力下,拿尼納拼足精神,晝夜用功讀書,希望通過聯考,讓父母驕傲及弟妹尊敬。
但拿尼納同時也覺得自己變得焦躁不安、情緒低沈、面目可憎、飲食毫無胃口、渾身不自在。但考試一結束,壓力全消,拿尼納所有的毛病也都跟著消失。
沙烏地阿拉伯女精神病學家瑪哈.賽耶德表示,不僅是考試無信心的考生,即使信心十足的考生,也常會在考試季節期間發生莫名的健康問題,這都是因為長期處在求好心切壓力下,潛意識裡對考試產生恐懼感所致。
在「沙烏地日報」的一篇報導中,專門從事青春期心理學研究的瑪哈.賽耶德博士指出,父母教育程度或社會地位愈高的子女,在考試季節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壓力,尤其高於其他父母教育或社會地位較低的同學。
此外,瑪哈.賽耶德博士也指出,在學生時代苦讀出身的父母親,也較其他父母親,對自己的子女要求更嚴,而來自這種家庭的子女,相對也較其他同學感受到更多的壓力。
除來自家庭壓力之外,造成考生在考試期間百病叢生的因素,學校壓力顯然也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在「明星學校」的心理作祟下,學校採取一味填鴨式教育,師長又不斷施壓學生要做最好的表現,爭取聯考錄取率,錄取的學生愈多,愈能顯示學校及師長的名聲。
其次是兄弟姐妹、同學或同儕之間的競爭,也使得考生的身心承受更多壓力,表現第一的學生固然極力想保持領先,表現第二的學生則拚命想爭取第一,如此雖未必構成一個惡性循環,卻使學生產生一種輸不起的心理,畏懼考試。
除此之外,據瑪哈.賽耶德博士表示,許多考生本身天性敏感過度,即所謂的憂愁善感型人物,這類考生由於容易焦慮,當焦慮超過心理荷負時,即對考試產生畏懼感,衍生許多莫名的健康問題,當畏懼過度時,考生會排斥看書,甚至拒絕走進考堂。
所謂「心病要心藥醫」,瑪哈.賽耶德博士在文章中建議,以心理治療法減輕考生的考試恐懼症。她認為,家庭父母及學校師長也應首先體認自己的要求是否適當,共同介入對考生的心理治療。如果考生病情嚴重,有歇斯底里現象,則施予短暫的藥物治療,如鎮靜劑等,但大體而言,只要考季一結束,所有的毛病大都能夠霍然痊癒。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