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26日訊】 歐羅面世之後,匯價一直低沉,相對於美元的強勢,歐羅的表現令不少「捧場客」為之沮喪。到了明年一月,歐羅區所有國家都要放棄本國貨幣,全面兌換成歐羅,這項世紀大工程標誌著歐羅的「法定地位」正式確立,至於在轉換過程中牽涉的人力、物力;涉及的風險和引起的經濟後果,更成為了金融界議論紛紛的話題。有人認為,這種大規模的貨幣轉換,隨時可能觸發一場金融危機,但也有樂天派推斷,歐羅正式「登基」之日,歐洲地區將會掀起一場消費狂潮!
先看整個歐羅的轉換過程–由二OO二年一月一日開始,歐羅正式取代成員國的貨幣,但期間有四至八個星期的過渡期(視乎每個成員國的準備情況),這段期間仍然容許兩幣並行,但成員國的人民必須逐步把貨幣轉成歐羅。成員國之中,以「大阿哥」德國最徹底,該國採取「大爆炸」(BigBang)的方式,規定明年一月一日起只有歐羅是唯一合法貨幣,馬克立即廢除;德國人紀律嚴明,這次貨幣在一夜間大轉換,對他們是另一次考驗!
當然,兩幣並行期結束後,本國貨幣不會立即變成廢紙,民眾仍有一段長時間可以慢慢轉換;硬幣方面,一般由兩、三年至無限期;紙幣則最少為十年(德、法、意大利、芬蘭),有些國家更不設限期,以免引起恐慌。印製歐羅紙幣的費用,全數由歐羅成員國的央行負擔(硬幣已經流通),目前正在印製的歐羅紙幣共有一百四十五億張,其中一百億張是用作取代現在流通的各國紙幣,四十五億張則留作「儲備」,以保證任何時候兌換都有足夠「貨源」應付。
對於歐洲的銀行業來說,這項世紀大工程為它們帶來了不少難題:首先,每家銀行需要向本國央行匯報需要多少歐羅硬幣和紙幣應付兌換需求;其次,銀行的會計制度、客戶資料亦要更改為歐羅單位,大量的培訓和行政開支(例如為客戶提供新的支票簿、宣傳費等)都成為銀行的額外負擔。
還有,各成員國需要在明年之前先行為所有自動櫃員機(ATM)輸入新的電腦程式,保證一月一日當天能夠「順利過渡」,歐羅成員國目前約有十八萬部自動櫃員機。其他需要調較的還有八十二萬六千部自動售貨機(包括香煙、汽水等)、無數的油車咪錶等,工作量之浩繁,不下於二千年前後對付千年蟲!
可以想像,這種大規模的貨幣轉換帶來不少風險,例如大量電腦程式能否在一夜之間順利轉換?不法分子乘機製造假幣魚目混珠以圖利,大量貨幣在運送過程的保安問題,也令各成員國頭痛不已,歐洲分析員因此特別看好當地保安業務的前景。令人擔憂的是,據IBM一項調查顯示,歐洲大公司不足五分之一為歐羅轉換做足準備,小企業則不足三分之一知道明年一月一日是歐羅轉換日;很多人懷疑,屆時各成員國能否有秩序、有效率地進行貨幣轉換工程。
不過,兌換歐羅的過程並非盡是壞消息,相反,歐洲的GDP增長可能會因此而獲利。原因何在?原來在歐羅區十二個國家中,估計有高達數百億歐羅因為避稅或洗黑錢而成為不能見光的地下財富,到了明年兌換日開始,持有這些不法金錢的人只得兩條出路,一是把黑錢兌換成歐羅,一是把它們全部花光。由於金額過於龐大,打正旗號向央行兌換很大機會露出馬腳,因此銀行界相信這筆地下財富最終會流入消費市場,特別是搜購各種高級消費品(不然很難花光)。最「樂觀」估計,地下財富最多可以為歐羅區帶來一點五個百分點的GDP增長(意味黑錢金額達九百億歐羅)!歐羅成員國中,西班牙的黑錢問題最嚴重,當地的豪宅價格最近颱升,很多人相信與兌換期近有關其他國家加比利時因稅率高,逃稅累積的地下財富特別多;德國的黑錢則估計佔GDP一成六。最近歐羅區通脹有捲土重來之勢,也許與黑錢大量消費刺激物價上漲有關。
歐羅的出現,是各成員國政治意志的表現,經濟上的困難和風險,早在她們的預料之內,在兌換期順利完成之前,歐羅的不明朗狀態是無法驅除的。
(二00一年六月廿六日)
──原載《信報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