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25日訊】 凌鋒新書《中共風雨八十年》介紹
林保華(凌鋒)先生自從一九七六年到香港之后,二十多年中寫了大量評論中共政權和回憶他在大陸二十一年(一九五五—-七六)生活的文字。他的評論因為有親歷經驗作根据,無不入木三分;他的回憶,由於是痛定思痛的結晶,篇篇都有血有淚。我從歷史研究者的角度讀這些文字,第一個感想是:這正是最有价值的第一手史料。中國史學上將史料大略分成兩類:第一類是外在事象所遺存的痕跡,不妨稱之為“跡史”;第二類則是每一時代人的內心掙扎所留下來的聲音,用宋末遺民鄭所南的名詞表達之,則可稱之為“心史”。杜甫之所以被后世尊之為“詩史”,便是因為他的詩傳達了安史之亂的唐人心聲;元末杜本輯宋末人的詩為《谷音集》,也是此物此志。保華所挑選的二十万字,恰好兼收了“跡史”与“心史”,其价值將隨著時代的推移而越來越顯現。記此五十年“心”、“跡”的文字自然不限於保華一人,他日史家博考眾說,便能重建這一段“劫盡變窮”的信史。蘇聯極權帝國崩解之后,官方的檔案已大批公之於世,歷史真相也逐漸呈現於讀者眼前。列宁殘殺“富農”的手令今已發現,共產党第一代首領的凶暴便再也無法掩藏了。中共內部檔案必將步蘇聯后塵,一一成為歷史家研究的對象,祗不過是時間問題,而且為期已不在遠。蘇聯政權存在了七十多年而終於自我結束,這是一個最可靠的“前車之鑒”,也為我們提示了一個時間表。等到官方檔案出現之后,保華和其他同時代人所保存的“心”与“跡”便更能發揮出史料价值了。
中共即將大舉慶祝“建党八十年”,展開自吹自擂的宣傳攻勢。保華心怀不忿,深恐世人為其所愚,竟慨然自費出版這部文集,他的救世精神是特別值得我們尊敬的。我十分贊成他出版這部“心史”与“跡史”,但是我要勸他保持內心的宁靜,不必為表面的紛擾所激動。林肯說得最好:“你可以欺騙所有的人於一時,但是決不可能欺騙所有的人於永久。”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持續了几千年不斷的古老文明。這個古老文明中确包涵了許多沉渣積淀,必須經過長期清洗才能重新獲得生机。五十年來,這一切沉渣積淀都已浮現在水面了,其實這正是“貞下起元”之象,我們對於中國文明新生的遠景祗應該越來越樂觀,不應該悲觀。中國今天才真正處於“多難興邦”的前夕,中國人重回文明正流的日子已是可望而又可即了。《西游記》中唐僧一人取經還要忍受八十一難,何況是十二、三億人的大群體要徹底調整它的生活方式呢?
“沉舟側畔千帆過,枯樹前頭万木春。”劉禹錫流傳千載的名句是值得保華反覆吟味的。
二十一世紀元年五月十二日
余英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今年七月從普林斯頓大學榮休。(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