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19日訊】 最近,中美雙方的貿易代表,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一題,在上海的會談中達成全面共識;盡管,中國与歐盟之間的類似會談,尚有待月底在日內瓦舉行,但,中國与美國最終解決了分歧,已經為中國年底正式加入世貿組織,掃清了最大障礙,因為,与歐盟之間的分歧或談判,也就是“依葫蘆畫瓢”而已。
与前兩年的情況一樣,与美方達成協議,基本上是中方讓步的結果。此前,中方一直堅持以發展中國家的身分加入世貿組織,并堅持政府對本國農產品的補貼比率為10%;如今,中方卻同意了美方的要求,把對本國農產品的補貼比率降為8.5%,這意味著,北京當局已經同意限制對中國農民的援助性補貼。
這一讓步,對中國未來農業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尚不得而知,至少從目前看來,有三方面的影響:其一,美國對中國的農產品出口,可大幅增加,每年增20億美元,進一步沖擊中國農產品市場。對仍然以“刀耕火种”的高成本原始方式從事農業生產的中國農民而言,將受到外部世界机械化、低成本產出方式的極大競爭;其二,已經處在相對貧困中的中國農民,其貧困度更形加劇;因為減少了援助性補貼,相關指標,如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干群差距,等等,勢必進一步拉大;其三,民怨沸騰的中國農村,各种矛盾一触即發,甚至可能激發歷史上多次重演的激烈排外情緒。
就在北京當局作出這些以犧牲中國農民利益為籌碼的對外讓步的同時,中國農業正經歷著又一輪罕見的災情,北方大旱,大批農作物枯死;南方大澇,無數良田化著澤國,民眾和牲畜傷亡、以及財產損失不計其數。
除農產品之外,中方也在保險、商品分銷网絡和貿易權利三大領域作出讓步,并与美方達成了協議。与此同時,歐盟卻又向中方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作為同意中方入世的條件,這些要求包括,中方對開放保險業市場作出更切實的承諾,并要對歐盟15個成員國的公司在中國的貿易權益作出澄清。
顯然,為了爭取在今年年底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擴大國際政治上的生存空間,換取更大的執政利益,北京當局正緊鑼密鼓地加快國際多邊談判,其中,還會使出多少動作,作出多少讓步,從而不惜損害國人利益,對沒有知情權和參政權的中國老百姓而言,确實需要睜大眼睛,拭目以待。
原載<<自由亞洲電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