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17日訊】(編者按:吳振偉是美國國會第一位華裔議員,1955年生于台灣。1961年,他六歲的時候,隨父母移民美國。他在公立中學畢業,1977年進入哈佛大學讀醫學,1982年從耶魯大學獲得法學學位,然后在俄勒岡從事法律工作,并成立了自己的律師事務所。1998年,吳振偉成為第一位華裔國會議員,并擔任眾議院亞太事務小組委員會主席。一個月前,吳振偉應能源部的邀請去發表演講,題目是[亞裔在美國社會中的作用]。令人遺憾的是,能源部的警衛人員阻擋吳振偉進入,甚至在他出示身份證后仍然查問他是否美國公民,糾纏了一段時間以后才允許他進入大樓講演。這件事情受到美國主流媒介的廣泛報導。特別在美國的華人社區引起廣泛的不安。為此,美國之音記者錢衛采訪了吳振偉議員,分兩部份播出,下面是第一部份的主要內容。)
吳振偉說,“現在還沒有結論,這件事情是反映聯邦政府存在制度性的种族歧視問題,或者這件事情只是一次偶發事件。當然,有些人已經得出自己的結論。但是對我本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要認真調查這一事件,仔細确定這是否是一 個內在的制度性問題。如果是制度性問題的話,我們將積極采取措施,糾正這個問題。美國社會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為我們能夠公開討論社會上出現的問題。确定問題的范圍,然后确定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美國社會公開化的好處。”
吳振偉還說,“我已經跟能源部長談了好几次。本星期我們還要再開一次范圍更大的會。調查這一事件。我們還要請國會的調查机构調查這件事。這次事件發生后,我收到一些能源部雇員的來信。他們說,能源部有些族群的雇員覺得受到某种形式的歧視。吳振偉說,一般來說,在美國,社會上的歧視問題不可能隱藏很久。”
美國西岸有些華人組織認為,美國華人參政比較少,這可能是吳振偉被擋駕的原因。因為一般人不會想到一位華人會是國會議員。吳振偉的看法卻不同。他說,“我覺得,在美國每個族群都面對類似的挑戰。比如,美國國會的女議員可能經常會有人問她們是否是議員。我并不是說這种情況很正常。我是說,每個族群都面臨著挑戰。
“實際上,我本人覺得,亞裔和華人在對付這种挑戰方面作得很不錯。在美國各地的教育委員會、縣政府、州政府和聯邦机构,越來越多的亞裔和華人在進入新崗位。我本人是在1998年當選國會眾議員的。所以,我倒不認為這個問題很嚴重。
”有人以為,我在俄勒岡州當選議員,可能是那里的亞裔人口多,恰好相反,我的選區里只有百分之一的華人選民,亞裔選民加起來也只有百分之2多一點。我認為,我當選是因為我是最好的候選人。我成功的關鍵,正是因為我努力打破种族界限,消除种族隔閡,讓更多的白人和黑人選民支持我。” 吳振偉說,“如果我打華人牌,我恐怕只能得到百分之一的選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