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15日訊】 20世紀的最后10年里﹐美國領導了因特網技朮革命的潮流﹐而歐洲則在移動通信領域搶占了先機﹐在由第二代(簡稱G2)向第三代(UMTS﹐簡稱G3)過渡的移動通信技朮革命大潮中﹐歐洲繼續保持國際領先地位。為把G3這塊蛋糕做大﹐歐洲各國政府﹑通信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商﹑金融市場投資商們在標准制定﹑產品研發和牌照拍賣等各層面發動了前所未有的一場“戰役”﹐投入巨資進行G3的“世紀豪賭”。然而﹐現實証明歐洲已是“滿盤皆輸”。
政府殺雞取卵
第一個頭腦不清醒是歐盟委員會﹐在G3技朮尚未成熟﹐市場需求不明的情況下﹐它于1998年匆匆作出了歐盟各國于2001年底完成G3經營許可証發放的決定。于是﹐歐盟各國政府殺雞取卵﹐借許可証招標之機狠撈一把。去年3月﹐英國政府第一個以競拍方式出售5份許可証﹐輕而易舉地從運營商那里獲得了385億歐元的巨額收入。德國政府緊隨其后﹐以500億歐元的天價發放了6份許可証。而法國政府去年發放許可証的決策出台之時﹐歐洲電信科技股市泡沫已經開始破裂﹐不少運營商宣布撤回報送的投標書。即便如此﹐法國政府每份許可証50億歐元(325億法郎)的價格仍維持不變﹐并于去年5月31日宣布法國電信公司和威望迪集團2家中標。據初步統計﹐歐盟15國的電信運營商為獲得經營期限為15年的許可証將花費1500億歐元﹐再加上同等數額的設備和網絡建設費﹐他們將總共支出3000億歐元。
企業債台高筑
頭腦發熱的還有歐洲電信業的老總們﹐G2的巨大成功和G3的誘人前景讓他們冒著重大風險去爭購經營許可証。
誰料﹐網絡電信股的泡沫轉而瞬間破碎﹐市值縮水一半甚至更多﹐僅法國電信一家就損失了5000億法郎。為支付許可証和建設網絡所需的巨額費用﹐決定上馬G3移動電話的電信企業被迫向銀行借貸﹐從而造成債台高筑。德國﹑英國﹑法國及荷蘭等國的電信公司資本負債率都已上升到了120%至210%之間﹐歐洲電信業去年底的債務總額已高達2510億歐元。這引起了歐洲各國中央銀行的關注﹐甚至發出風險警告。國際評級機構對歐洲電信運營和設備制造企業的評級下降﹐銀行開始提高對它們的貸款條件。
與此同時﹐歐洲各大電信設備制造商也紛紛陷入困境﹐愛立信﹑阿爾卡特和西門子等均大批裁員和進行業務調整。預期2002年初開始提供G3服務的計划根本無法實現。據專家估計﹐至少要推遲至2003年底或2004年才能登台亮相。而G3提供的服務項目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手機上網﹑可視電話﹑音樂下載等功能的魅力到底如何﹐繳納了巨額費用的運營商應如何對提供的服務定價﹐這些都嚴重地困擾著各電信公司。法國有評論認為﹐歐洲電信業的G3美夢變成了一場噩夢﹐造成了歐洲現代工業史上一次“巨大的失誤”。
想招挽救危局
眼下﹐歐洲電信業深陷泥潭已引起各方關注。有人建議歐盟和各國政府采取補救措施﹐如延長許可証的使用時限(合同規定為15年)﹔推遲首期許可証購買款的繳納和延長付款期限﹔對新加入移動通信業務的運營商免費發放許可証﹐乃至徹底推倒已實行的許可証出售政策﹐重新洗牌。據悉﹐歐洲電信部長理事會今年6月底將聚會盧森堡﹐對此展開討論。
對于歐洲各國電信企業而言﹐當務之急是如何解決自身的債務問題。目前﹐歐洲電信公司已成為世界負債最為沉重的企業﹐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它們的債務總額到2003年將高達2850億歐元。重量級的企業如法國電信和德國電信已經開始出售它們的非戰略性資產﹐而荷蘭的KPN電信集團則被迫以低于市價50%的價格到股市籌資﹐更多的電信公司則采取發行企業債券的方式來緩解財務的燃眉之急。
為減少網絡建設等基礎設施的開支﹐歐洲各國電信運營公司正試圖以共建網絡﹐合用發送設備﹐聯合租用建筑制高點以安置發射天線等方式來經營。電信設備制造商也在努力開發經濟型通信系統﹐以減輕運營商的設備開支﹐諾基亞已推出可以節約40%資金的基站建設系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