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15日訊】今日泰國保守估計6千万人口結构當中,根据民間一般廣義推測三份之一屬華人,相等于2千万華人滲透其間。廣義數据足見泰國堪稱最多海外華人聚居地,若以狹義視野追根究底必將發現,所謂2千万泰華人口中、泰聯婚被同化者極眾,扣除舊移民衍生中、泰混血新生代,迄今體內存有純華人血統的泰籍華人實際不及2千万的20至30%。
據星洲日報報導﹐一些受訪者提供更保守看法指出,2千万泰籍華人數据中,仍擁有純中華血統的”舊移民后代”不及200万人。
在泰國,泰國立亞洲研究所委員林宏受訪時也悲觀臆測,眾多因素影響之下,潮洲民族居最的舊移民文化傳承不出三代,迄今落地大約100年正好卡在第四代,基本上都已完全泰化,草根意識在大環境中勢如小河支流涌入海口,到了第五代恐入大海化成鹽份了。
根据林宏的看法,今日年介20歲以下所謂泰籍華人都不會講潮語了,過去三、四十年政府學校第一語文是泰語,第二語文是英語。此時我們想起林明精的文化慨嘆聲,中、西拔河場景又浮現眼前。所幸林宏的悲觀臆測有伏筆,隨即透露最近泰國又掀移民潮,除非新移民數量足以填補舊移民被同化后謄出的中華文化、意識空間,否則要再延擱15年上下,舊移民時代結束之后,不只最普遍的潮州方言有失傳之虞,泰國境內正統華人亦恐滅跡。
此或危言聳听。
始于19世紀至20世紀初中華移民潮引入的一股強勁文化風,掉入熔爐歷史中也難抵火焰炖熬,苟延殘喘近百年,舊移民草根文化迄今几成溶岩漿水。跨入21世紀原以為中華文化勢必消聲匿跡時,回光返照又見數以万計新中華移民擠破泰北邊疆,甚至攜鉅資降陸國際机場如潮涌入覓地求生、投資發展。
中、泰交融的文化內涵塑就今日泰國風貌,舊移民均被同化之后,新移民站在歷史前端活如投入熔爐等待解體的礦物般壯烈,視熔鐵火焰如鏈鋼重生之榮耀。一代又一代,每隔几代必再涌現的中華移民潮,促使泰華歷史又滅又生、又生又滅,生生滅滅交織成一幕生生不息的抽象拼圖。
此一不可違逆的歷史淵源,在走入泰國心臟地帶更形顯著。
佇立商業店屋林立的曼谷唐人街(耀華力街),入目盡皆亮麗炫眼的中華招牌,”中國城”熒管街招醒目迫人,正當迫切找個華人問路時卻又愕然發現,曼谷唐人街上挂華文招牌,路上行人卻都不諳華語。
迷惑由然心生。突發奇想,一條街上死纏爛打,揪住所有可能的華裔子弟問:”這里人口有几多?華人占几成?”結果超過八成受訪者一臉茫然,惊慌以對:”華人……不知,這里已經沒有純華人,我們都是泰國人,都是泰、華混血儿……”
合艾一位道地泰籍華裔青年,講得一口標准華語的宋卡府旅游業公會秘書林明精,對于身處西風東漸新時代,他展現的是憤怒青年气質,胸怀民族优患意識地說:”做為泰藉華人,眼看新一代華人已被同化,現在要重建中華文化談何容易?擔懮中華文化無以為繼之同時,又要擔懮西方強勢摧毀國家經濟,西方文化腐蝕國家新生代的問題日愈嚴重。”
根据報道,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首當其沖,泰國政府向國際貨幣基金會舉貸數以億元計度危机,結果6千万公民迄今平均每人仍須負債9万泰銖,全球化沖擊聲中我們看到身披泰文化的泰華人在中、西文化大拔河場景中扭冷汗。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