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14日訊】 一個多月內,10多种中國出口到日本的產品遭遇“白眼”。當把這些本難以割裂的事實聯系起來關注的時候,我們不免擔心——中日經貿會撕破臉嗎
1.大蔥、毛巾、家禽及其他
山東省的養雞專業戶如今也陷入了困境,正如不久前的蔥農一樣。
6月8日,日本停止從中國進口禽類產品;而在4月23日,日本剛剛對中國的大蔥等產品實施臨時緊急限制進口措施。前后相隔45天。
据報道,6月4日,韓國農林部在沒有提供任何檢驗證据的情況下,宣布從中國上海大盈肉禽聯合公司出口到韓國的鴨肉中檢測出H5N1禽流感病毒,自即日起禁止從中國進口家禽及禽類產品。日本政府的有關部門僅僅依据韓國提供的情況,也宣布停止從中國進口禽類產品。
而對中國的大蔥等產品實施臨時緊急限制進口措施的理由,則是中國農產品出口劇增,對日本相關產業造成沖擊,為保障日本農民的利益,不得不動用WTO的保障措施條款臨時設限。
此外,在短短的一個多月里,日本國內不同机构以大量中國低价產品進入日本,對日本相應生產行業造成毀滅性打擊為由,要求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發動緊急進口限制措施。產品范圍涉及大蔥、毛巾、家禽、自行車、鰻魚、鮮香菇、藺草席、筷子、青蒜
2.原因背后的原因
所謂檢出禽流感病毒的事實卻是:中國至今并未發現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上海大盈肉禽聯合總公司辦公室的陳主任告訴記者,公司事前事后無論是自己還是上海動植物檢驗檢疫局都進行了嚴格的檢查,一直也沒有發現禽流感疫情。他說,作為全國農業產業化示范項目、作為一個年營業額億元以上的大企業,這樣基本的問題怎么會忽略呢?事發后,我外經貿部新聞發言人高燕稱,韓、日兩國全面禁止中國的所有家禽及禽類產品進口的做法是毫無根据的,不符合國際規則。
病毒、傾銷只是個借口而已。事實上,從1988年以來,中國對日本的貿易基本上每年都呈現順差,但這個問題直到最近才引起了日本人的很大懮慮。隨著大量中國的西紅柿、茄子、洋蔥和大蒜頭擺在日本超市的貨架上,日本農民的劣勢逐漸顯現出來,他們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往往都上了年紀,因此根本無法競爭。在東京的批發市場,中國蘑菇的价格不足日本蘑菇的三分之一,因此很快占据了40%的市場份額。
然而這是自由公平貿易的結果,中國并沒有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傾銷。中國農產品對日出口迅速增加,深層次的原因在于中國產品競爭力的提高和日本農業競爭力的下降。
但是,有些日本人卻覺得不太舒服——日本經濟衰退和失業率居高不下加劇了國內盲目的民族情緒——日本形形色色的民族主義者開始要求對中國采取更加強硬的外交政策。
3.不理智會使后果難料
的确,所有這些障礙,無疑給中國產品出口創匯帶來了困難,具體到某些相關生產企業甚至是滅頂之災。由于出口受阻,在全國30万吨的出口量中占三分之一的山東省雞肉的平均价格已經下降了1元左右,保守估計損失几千万元。如果按照加工出口企業和養殖戶之間的利益均攤、風險共擔的約定,普通農家就有破產之患。上海大盈更是首當其沖,“以前占總產量70%的出口產品全都停產了。”該公司負責人說,現在他們沒有有效的對策。
但貿易戰向來都是雙刃劍,日本不可能在爭端中單方面得到好處。近十年來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調整經濟結构,許多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海外,中國是主要目的地。受到限制的中國大蔥、香菇,有不少就是由日本企業在中國組織生產的。出口受阻后,日本企業和消費者當然難免受到連累。
從更深層次看,在中國及其他亞洲各地實現生產的本地化是日本企業經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東芝開始將電視生產全部移往中國,三菱電机也將于夏季委托中國厂家生產彩電。事實上,日本從中國進口的日本企業生產的彩色電視机和錄像机已經占其國內產量的五分之一。如果“限制進口”繼續擴展到其他領域,造成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日本家電企業的經營戰略將遭受重大打擊。
同時,對于日本政府的一再限制,中國肯定不會長時間地沉默。前一陣盛傳的中國將減少進口日本汽車的消息,可能就讓日本政府“嚇了一哆嗦”。因為中國汽車市場的空前巨大和日本汽車工業的發達,一直讓日本夢想著把更多的汽車賣給中國。來自中國方面的反制裁措施無疑將大大打擊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如果中國政府因此對日本的工業產品的出口實施限制,當年日美貿易戰的一幕又將重現。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