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14日訊】 第14屆富士通杯世界賽上,林海峰戰勝劉昌赫和俞斌後挺進四強,前兩輪小林光一戰勝了我國四年來外戰成績最佳的馬曉春和常昊,這是扶桑傳統的六大超一流棋士「六超」林海峰、大竹英雄、加藤正夫、武宮正樹、趙治勳和小林在日本七大賽上一無所獲後書寫的新篇章。
對世界各國棋迷來說,「六超」的名字如雷灌耳。從1965年至2000年中期,「六超」掠得日本七大棋賽的大部分冠軍,開創了日本棋壇一個「六超」輪流坐莊號令東瀛的「戰國時代」,雖然以後由盛而衰,無情歲月使「六超」逐漸「陸沈」。但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弱勢中的中國棋手一直視「六超」為追趕目標,但直到現在,中國似乎還未超越日本「六超」。
「六超」的世界賽成績普遍不及韓國26歲的李昌鎬、48歲的曹薰鉉和35歲的劉昌赫,各國不少棋迷以為「六超」技不如人,其實不然。趙、小林、大竹、加藤、林和武宮奪日本賽冠軍各62、53、47、44、35和18個,日本奪魁最少的武宮的棋力顯然最弱;趙、小林、大竹、加藤、林、武宮和韓國曹、劉在世界賽登頂各1、1、2、0、1、6和8、4次。
既然「六超」中實力最差的武宮的世界戰績不遜於曹、劉,那麼實力比武宮更強大的趙、小林、大竹、加藤、林在世界比賽上理應且必然比武宮做得更好!還有,林、大竹、加藤、武宮、小林和趙分別生於1942、1942、1947、1951、1952和1956年,年齡大多大於韓國曹、劉,處於下滑階段的「六超」怎及處在上升時期的曹、劉?
日本棋賽的獎金比世界比賽或韓國比賽的獎金豐厚得多,「六超」大都輕外戰而重內戰。日本比賽的用時一般是5或8小時,而世界或韓國比賽大多為三小時,「六超」在世界賽上用時「倒時差」的能力欠缺,因此,韓國曹、劉在七大世界賽上的發揮或許比日本「六超」出色,但「六超」的水平不一定不及曹、劉。
可以想像,輕視外戰的「六超」若在14年來的世界賽上均全力以赴,韓國棋手的優勢勢必大幅度縮水。但中國棋手沒此能耐,皆因中國最強的棋手連日本「六超」的高度都未達到。
誕生世界賽的1988年至今,聶衛平、馬曉春、俞斌和常昊是中國最頂尖的棋手,馬、俞各奪兩個世界金杯,聶、常寸金未獲,四人的世界賽成績與「六超」裏實力最差的武宮相比也望塵莫及。
中國四強對「六超」勝少負多,馬、常加一起迄今對小林光一是11:22。小林今年49歲,2000年至今對37歲的馬曉春2:0,對25歲的常昊3:1。馬曉春最風光的時候是95年兩奪世界冠軍,但1996年我國一些棋界元老就議論馬曉春下棋的內容和實力尚未達到小林光一的水平,可馬曉春迄今仍是「中國外戰第一條好漢」。其他國內棋手就更不足道了。
如今,中國棋手被韓國人甩得老遠,甚至連日暮西山的日本「六超」都未追上,與日本新一代霸主王立誠和依田紀基的抗衡也處於下風,這就是中國棋手在中日韓三國爭雄中的最新定位。擺正自己的老三位置後,棋手就不該相信「中克日」的「瞎掰」之言。
古語「追趕者猶可追」,說的是追趕之人費勁追趕後,以為已追上被追趕者,其實未必。這裏引用此言,也是想讓中國棋手清醒認識到追趕日、韓圍棋仍然任重道遠。(搜狐棋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