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早已知悉克林頓政敵將施美人計打擊克林頓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6日訊】(中央社台北六日電) 香港大公報今天刊登俄羅斯前總統葉爾勤的自傳,其中透露一九九六年底美國總統大選後,俄羅斯的情報機構即以密碼電報向他報告柯林頓大獲全勝的消息,報告中同時指出柯林頓喜好女色,並預測柯林頓的政敵會以此來打擊他。

  葉爾勤寫道:一九九六年底的這則密碼電報中有一項預測,「共和黨人將會採用什麼方式解決他們面臨的重大政治問題。電報中寫道﹕據了解﹐柯林頓喜好女色。近期內﹐柯林頓的敵人會計劃安插一名年輕的女奸細在他的身邊﹐此人以後要製造足以敗壞總統名聲的大醜聞。」

  對於這項密報,葉爾勤的反應是:「我記得﹐我搖了搖頭﹕真是性情中人﹗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我認為這個預測過於離奇﹔我覺得﹐即使發生了類似的事情﹐柯林頓憑他對事情的感覺﹐加之他還擁有龐大的助理機構﹐他能夠及時識破陰險的計謀。」

  葉爾勤對柯林頓頗有好感,在自傳中他寫道,「我記得我和柯林頓最初幾次會晤的情景。這個總是面帶微笑的年輕人讓我十分震驚﹕他強壯﹑漂亮﹑精力充沛。對我來說﹐柯林頓是政界新一代的代表﹐是沒有戰爭﹑沒有衝突﹑沒有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陰森之戰的未來的代表。」

  「我知道﹐與我私人的接觸對於柯林頓來說也極為重要。在他看來﹐正是由於我的政治舉措﹐美國的主要危險才得以消除。柯林頓打算迎合我的做法。在這之前的各屆美國總統從未如此頻繁地訪問莫斯科﹐從未與我國領導人進行如此引人入勝的談判﹐從未盡力向我們提供如此規模的經濟援助和政治支持。(正如柯林頓所說﹐今後也未必再有。)」

  「正是在他執政期間﹐美國的經濟取得了深入人心的成就﹕近年來經濟一直持續增長﹐美國成為強國之首。柯林頓將國家帶入電腦的新時代–擁有巨大的智力潛能﹐是無言的技術統治首領。」

  「柯林頓在國內似乎應當成為民族英雄﹐因為他實際上完成了在他之前誰也未能完成的所有任務﹐真正實現了二十世紀下半葉幾任美國總統的政治遺訓–繁榮經濟﹐同時給社會的貧苦階層提供社會保障。這一切柯林頓都做到了﹗……還能再期望什麼﹖還能再要求什麼﹖……但是﹐真讓人不可思議﹕美國人不是根據所有這些確鑿無疑的成就﹐而是根據呂茵斯基事件來對待柯林頓。」

  葉爾勤認為,處在柯林頓的位置,「任何錯誤﹐任何醜聞﹐人們都不可能諒解。然而,被社會推舉到國家機關首要位置上的不是機器﹐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也有七情六慾﹐也有獨立行為的能力。可是﹐選民中未必有人清楚﹐這種內在的自主權和獨立性的反面就是錯誤﹐普普通通的人的錯誤。」

  不過,葉爾勤也指出,「從另一方面來說﹐柯林頓的醜聞再次強調了一個普通的道理﹕遵守道德倫理法規是政治家頭等重要的戒律﹐普通人無法接受他們的領導人也會被某種偶然的因素所控制這種情況。參加總統競選的人應當永遠記住這一點。情況就是這樣﹔活人不可能不犯錯誤﹐但是﹐他似乎又沒有犯錯誤的權利。」

  相較於葉爾勤自己所遇到的彈劾問題,葉爾勤表示,要把美國和俄國的彈劾加以比較實際上並不可能﹐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況。「至於這兩次彈劾的時間不約而同﹐我認為這是某種命運的安排﹐是給社會的某種警示﹕作為政治手段恣意玩弄的﹑含有敵意的說教會成為非常厲害的破壞性因素。不論是對我的彈劾﹐還是對柯林頓的彈劾﹐在我國﹐在美國﹐某種程度上都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轉折點。看似完全不同的國家﹐完全不同的政治文化﹑社會道德﹐完全不同的歷史﹐但是﹐就在這種迥然不同的背景下共同的規律依然生效。 」

  葉爾勤就此指出,「公開性﹑言論自由和群眾性的交往正在把當今社會變得極其公開﹐極其透明。國家首腦如果希望保持自己的地位﹐希望進行卓有成效的政治活動﹐他就必須接受所有的挑戰﹐應當直率地﹑坦誠地回答所有問題。即便社會輿論試圖干涉他的私生活﹐他也必須如此﹔即使遭遇這些令人頭疼的衝突﹐總統依然應該拿出勇氣﹐表現出人格的尊嚴。我覺得﹐最終柯林頓正是這樣做的。有時我和柯林頓覺得﹐在我們的會晤中正存孕育某種新的世界秩序﹐孕育整個宇宙的新的未來。不﹐這不是錯覺。但是﹐生活更加複雜﹐複雜得多。」(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英報披露克林頓与戈爾長期不和 (6/5/2001)    
  • 布什克林頓戈爾選戰以來首次唔面 (6/2/2001)    
  • 【紀元特稿】鼠盜狗偷–北京與七省市秘密行動 (5/30/2001)    
  • 克林頓試酒開價五萬英鎊 (5/29/2001)    
  • 克林頓“品酒費”開價5万英磅 (5/29/2001)    
  •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將赴日本接受法學榮譽學位 (5/28/2001)    
  • 不服從的權利 (5/27/2001)    
  • 萊溫斯基:把那條裙子還給我吧! (5/27/2001)    
  • 克林頓在英演說魅力依舊 100英鎊入場券搶購一空 (5/27/2001)    
  • 克林頓內閣成員紛紛角逐州長職位 (5/27/2001)    
  • 切爾茜陪同父親克林頓訪牛津惹入讀猜測 (5/26/2001)    
  • 中情局懷疑侯賽因寫愛情小說 (5/26/2001)    
  • 【紀元專欄】 馬飛亞:真正的瀟灑 (5/24/2001)    
  • 西藏不行,香港行不行? (5/24/2001)    
  • 科索沃戰爭內幕曝光:克林頓本想打地面戰 (5/22/2001)    
  • 周八駿:美中關係不會決裂 (5/22/2001)    
  • 清點克林頓的互聯網遺產 (5/21/2001)    
  • 外商戲說英語在中外商務交往中的“奇談怪論” (5/21/2001)    
  • 克林頓退而不休賺錢還債 (5/20/2001)    
  • 白宮遭惡意破壞 總審計局調查無證據 (5/19/2001)
  • 相關新聞
    白宮遭惡意破壞 總審計局調查無證據
    克林頓退而不休賺錢還債
    外商戲說英語在中外商務交往中的“奇談怪論”
    清點克林頓的互聯網遺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