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13日訊】這是二月的湘中地區一個難得的好天气,《毛澤東在一九二五》攝制組開赴湘江邊,拍攝劇中的重場戲——毛澤東冬雪中暢游湘江。攝制組全體人員在江邊的炭胺堆中忙碌著造雪景,利用候場的間隙,記者在正在化妝的王瑛身旁坐下,和煦暖陽照在他那張与青年毛澤東有几分相似的臉上,隨著話題的展開,恍惚中青年毛澤東的形象逐漸清晰和明朗起來。
記:這是你第几次扮演毛澤東?
王:(心中默念半晌)具體數目記得不很清楚了,電影、電視劇加起來有二十來部吧。
記:那你是怎樣有的第一次?
王:說起來似乎是天意。十几年前上影厂籌拍《開天辟地》,片中需要扮演青年毛澤東的演員,說起來,這也是國內第一部反映毛澤東早期生涯的大制作了,當時上影厂几位副導演全國范圍內對專業藝術團體進行地毯式大搜查,尋找“青年毛澤東”。當時我在中央實驗話劇院還在扮演一些不知名的小角色。一天全院開大會,我坐在人群當中也不知怎么就被上海人盯上了,會后就讓我赶到上海試妝、試戲。糊里糊涂我到了上海,發現當時的候選人有几位,其中最有希望的并不是我,而是一位叫吳剛的演員,但吳剛因為要出國演出,檔期上錯不開,這樣幸運而艱巨的任務最終落到了我的頭上。《開天辟地》拍完后,我獲得了大家的認可,于是就一發不可收拾,生活工作中再也沒有离開過“毛澤東”。前几年吳剛碰到我,還在說:王(上雨下英)你應該感謝我讓賢。
記:剛才你說“幸運而艱巨的任務”怎么理解?
王:“幸運”好理解,不是誰想演毛澤東就有可能的。“艱巨”就說來話長了,簡單地說,近十年來,我買的關于毛澤東的書籍不下百部,研究、揣摩毛澤東的心理、情感世界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自從与這個人物結緣,我的生活發生了巨變。
記:《毛澤東在一九二五》這部影片中的毛澤東与你以前扮演的有何不同?
王:1925年的毛澤東有1925年的烙印。當時的毛澤東還不是一位可以主宰中國命運的領袖,只是一位勇于探索、富有激情和詩人气質并且与農民息息相通的熱血青年,影片中更多的是賦予他一种常人的色彩,這一點我很喜歡。
記:那在表演上你怎樣把握?
王:我和導演有共識,希望能打破以前扮演毛澤東很多程式化的形體上的東西,要放下偉人架式,還于自然。
記:接下來這場戲,你要冬泳,真正水嗎?還是用替身?
王:(笑著搖搖頭)毛澤東是隨便能替的?搞了這一行,就要能吃苦,毛主席說過:与天斗,其樂無窮。我今天就与天斗一斗。不過今天天气不錯,老天爺還算照顧我。
記:你介意把你定位于特型演員嗎?
王:為什么要介意,我還想演一輩子毛澤東呢。不過如果有哪位導演想找我扮演其他的角色,我想我不會讓他失望。
此刻,湘江邊的雪景在几十個人苦干下完成大半。副導演帶著一身嗆人的碳胺味來催王瑛出場。王瑛從矮矮的椅子上站起來,邁步走向江邊,劇組的服裝員赶緊抱著一床大棉被跟在后面,另一位服裝員提醒道:“再拿一床毛巾被,好擦水。”(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