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12日訊】最近是大中國區入口網站多事之秋,繼新浪網執行長暨總裁王志東下台後,大陸三大入口網站之一的網易也宣佈執行長黎景輝、營運長陳素貞去職,由創辦人丁磊回鍋。加上先前裁員不斷,令外界瞭解網路公司變革的決心,但頻頻操兵換將卻只是治標,如何有效攫取市場、提高營收才是治本之道,這點網路公司目前仍是深陷在迷宮之中。
工商時報報導,大陸的網路公司仍然熱門,但全數趕在去年於那斯達克上市的三大入口網站公司新浪網、搜狐與網易卻要面對美國股市的嚴苛挑戰,不是關起門來解決就可了事。
稍早,軟體公司北大青鳥即全數收購英特爾在搜狐的八%持股,近日並被傳聞可能接收搜狐的五成持股;而網易則被傳言將為i-Cable購併,執行長與營運長則證實將下台,加上新浪網民族品牌的王志東去職,以及美國線上與聯想的攜手合作(甚至有謠言說王志東可能擔任聯想與美國線上合資的新公司執行長),被各界覬覦的大陸網路市場近期的確比台灣有看頭多了。
大陸網友也熱鬧加入評論戰,更可反應一般人對這場大換將的想法,對網易CEO與COO離職,有網友直接發表:「小丁同志(指丁磊)真狡猾!」,而有的網友則更感傷的貼上「志東、磊子、朝陽(搜狐創辦人張朝陽):你們要走好,你們是中國互聯網的鼻祖、奠基人,不管你們今後怎樣,中國這代人會時常想著你們。有機會喝一杯。」
不過也有網友以很不客氣的話指出網路公司問題所在,貼上:「網絡就是這樣,它只是人們宣傳自己產品的一種手段,和在電視上作廣告一樣,是燒錢的玩意,能賺個屁錢,要賺錢就得有自己真正的產品,這幫弱智和追隨這幫弱智的人,死吧。做幾個破網頁,就能賺錢,笑話,回家穿你的開檔褲吧」,批評相當火辣。
平心而論,其實各種訴求的網路公司都有其存在的必要與價值,但是網路廣告的規模確實難以支撐這龐大的經濟體系,網路公司只好因營養不良而陣亡。以台灣而言,今年網路廣告如果有新台幣十三億元已屬偷笑,以每位員工成本一百萬元保守計算,只能養活一千三百人,遠遠低過國內網路員工總數,因為光國內幾個入口網站加一加就已去掉六百多人。
而雖然最近網路公司不斷以收費方式擴大廣告外營收,似乎宣告「免費已死」,但是調查又顯示,許多網友對這些付費產品是興趣缺缺,寧可不用都不付錢。至於以企業為對象,結合實體與虛擬等多重行銷手法的「整合行銷」是許多網路公司現今共同的策略,能否奏效或者會不會再度嚴重供過於求都是未定之數。(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