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11日訊】 腐敗是中國人關心的一大問題,反腐敗是政府領導人凝聚民衆支援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反腐敗工程有沒有成功的希望,這個工程應當如何進行?中共第四代領導人在這個問題上是否會有所作爲?美國之音記者木風就這些問題採訪了香港和美國的一些政治學者。
民間傳說道出問題之嚴重
中國政府官員的腐敗現像是人所共知的,民間流傳著各種說法,比如“無官不貪”,“把處長級幹部拉出來都槍斃會有一些冤枉的,但如果隔一個槍斃一個的話又有大批漏網的。”這多少說明目前腐敗現像在中國官場已經成爲司空見慣的事情了。最近中國官方發表了一個調查報告,題目是“2000-2001中國調查報告: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研究”。這是由江澤民的親信曾慶紅主持的研究小組在經過對11個省的長期調查之後撰寫的長達308頁的調查報告。報告坦承中國存在普遍的腐敗和分配不公的問題,幹群關係非常緊張,民衆的不滿情緒在不斷增長,對中國的局勢穩定構成的巨大威脅。由中國官方以報告的方式坦率承認腐敗問題的嚴重性,這是很不尋常的事情。許多西方媒體都做出了報道。那麽中國的腐敗問題究竟發展到什麽程度?海外的政治學者的看法也不太一致。
腐敗在中國已經形成一種文化
目前在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的中國政治學者劉軍寧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時候指出,中國的腐敗已經不是個體的,偶然的行爲,而是形成了一種穩定的文化。
劉軍寧:“我經常和國內,國外的朋友討論這個問題,很多人都認爲,中國腐敗已經達到了一個均衡點,一個製造腐敗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下,很少能夠靠個人的努力到這種均衡,這種結構。”
劉軍寧所說的均衡點是指一種文化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每個人不腐敗就無法生存,就會遭到淘汰,導致人人腐敗。通過派出個別清廉的的官員進去,無法打破這一均衡。
劉軍寧:“中國歷代王朝迴圈都是靠腐敗的均衡打破政治的。均衡如果腐敗這樣繼續下去,就會妨礙到中央最關心的政治穩定,導致王朝的中斷。王朝末年都是這樣。”
腐敗已經影響到政府行使職能
前《人民日報》評論部主任、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吳國光博士認爲,中國的腐敗目前已經發展到非常令人擔憂的程度。
吳國光:“問題當然有不同的層面,腐敗發展的程度,大家都說非常嚴重,但問題是說,僅僅是道德上不能接受,在倫理和公平的方面不能夠接受呢,還是已經影響到現在政府機器的運作?我認爲,兩個側面都有了。談到是否會引起大規模管理失控要從兩個層面說, 一是大批老百姓不滿意,這方面要難一些。因爲當局採取非常嚴厲的措施對付任何集體行動,哪怕是正當的反腐敗行動。這樣的行動要超出政府的控制要非常巨大才會可能。 在短期內看不到這種可能。另外一方面,是說腐敗引起政府功能衰退,影響它不能行事正常的職能。這是每天都在發生。各種爆炸案背後都是政府不能正常運作,造成各種各樣的弊病。”
中國腐敗高峰期已經過去
位於美國紐約的漢密爾頓大學政治學教授、新近出版的中國第四代領導人一書的作者李成博士對中國腐敗情況有著不同的看法,他認爲最嚴重的時期已經過去,今後隨著經濟的開放將會逐步好轉。
李成:“腐敗的高峰期已經過去。90年代後期,通過官倒、體制轉型,大量的國有企業資産流失和土地批租,現在政府採取各種措施對付腐敗問題,包括對高級領導人的處理, 判處死刑, 象人大副委員長, 幾個副部長、 副省長。另外一方面,人們對腐敗已經到了麻木的地步。一方面政府採取積極措施,一方面腐敗又相當廣泛,各地區各部門都存在,這就看你怎麽看。曾慶紅的調查和一些措施是往好的方面變化,但最終的結果不很清楚。”
李成博士在說明中國腐敗最嚴重時期已經過去的時候提出了幾個依據,一個是中共16大之後,年輕領導人由於權利基礎薄弱,行爲將比較謹慎。黨內派系會利用反腐敗相互制約。另外國有資産流失的已經差不多了,沒有多少可再流失。這些因素都將有助於減弱腐敗的勢頭。李成指出,腐敗是一種世界現像,不只是中國才有,中國腐敗現像急速增加,主要是經濟轉型期特有的産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