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10日訊】 據中新社報道﹐中國科學家珠穆朗瑪峰科考活動隊長、中科院大气物理所鄒捍博士表示,自去年開始在珠峰地區進行的環境監測,將為期十年。此項科研活動至少有四重科學意義:
首先,珠穆朗瑪峰地區是世界最高海拔地區,遠离人類活動,受污染的程度輕,因此通過監測珠峰地區的大气環境變化,可以獲得全球重大環境事件的信息及其對全球環境的影響,并了解全球人類活動對珠峰和西藏地區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
其次,通過對喜馬拉雅地區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監測,可以為解決中國西部開發帶來的環境問題提供合理建議。
第三,在這一地區觀測臭氧垂直分布的結构及其變化趨勢,有助于進一步理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的過程和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為預報和減弱珠峰及西藏地區臭氧虧損奠定科學基礎。
第四,此項監測活動在世界環境史上將占重要一頁。喜馬拉雅山脈山體是北半球地表与對流層大气物質交換的重要通道,研究該地區局地環流系統對認識喜馬拉雅山體在污染物分布、交換、遷移中的作用非同一般,可使中國學者在大气物質交換領域的研究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科考隊副隊長、北京大學環境科學中心朱彤教授說,此次科考主要是監測有机氯農藥在空气与水體中的含量,了解此類物質在珠峰地區的污染情況,并希望通過觀測大气中臭氧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机物和太陽輻射,找到青藏高原大气氧化性及城市大气污染特點,為國家西部大開發,以及西部生態建設提供可靠的科學手段。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