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1日訊】大陸中國科學院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指出,進入二十一世紀,大陸仍有大量人口處於知識貧困狀態,存在著嚴重的地區、城鄉和性別差異。
中新社報導,同時是北京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的胡鞍鋼,在最新一期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雜誌撰文說,當今世界至少存在傳統的收入貧困、人類貧困及新型的知識貧困,大陸面臨的不是一種貧困,而是相互關聯的多重貧困問題。知識貧困在進入二十一世紀愈來愈突出,並嚴重制約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胡鞍鋼指出,雖然近年來大陸文盲率大幅下降,但仍有大量人口不識字或識字少。大陸每年有一百多萬適齡兒童不能入學,這將成為未來的貧困人口,而且是最難脫貧的貧困人口。
文章指出,據統計一九九九年大陸每人每年的雜誌印刷張數為七點七張,報紙為五十點六張,電話普及率百分之七,二○○○年七月大陸網路普及率僅一點三四個百分點。
此外,胡鞍鋼認為知識貧困狀況存在嚴重的地區差異,西部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是知識貧困的重災區,知識能力嚴重不足。研究發現,大陸各地區知識發展的相對差距大於經濟發展差距,西部地區知識能力指數平均水平僅東部的百分之三十五。其中西部獲取知識能力指數、交流知識能力指數僅東部的百分之十四和百分之三十一。省際實際比較差距更大,西藏、貴州的知識發展指數分別為大陸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三十二及三十八,知識資源匱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