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讀〗余英時:暴風雨過去以後

余英時

人氣 16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9日訊】 最近因爲北約轟炸了南斯拉夫的中共大使館的事件,中國大陸上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美運動。從新聞上 (包括電視和報紙) 所見到的鏡頭,我們很容易聯想到“抗美援朝”到“文革”的那些驚心動魄的場面。美國朝野也不免顯得慌張失措。美國國務院一度發出警告,要人民暫時不去中國大陸,因爲那是一個沒有安全保障的地區。在民間,美國一般人也開始害怕起來。不少美國大學多年來在中國各地舉辦了暑期中文學校,美國大學生每年都踴躍報名。但最近有些美國大學已收到家長的電話,表示關切,甚至要求退學。這些美國家長當然是擔心子女可能遭遇到傷害。

自一九七九年以來,美國人民對中國和中國人民從沒有表現過這樣深的疑慮。在美國的輿論界,從電視到報紙,我們所看到的也是一片困惑的聲音。我曾接觸到一部份新聞從業員,他們一向對中國人民很有好感,據他們說,他們對於1949-1976期間的許多仇外遊行並不很重視,因爲那是在共產黨組織下的表演,不一定代表遊行者的真正想法。從八十年代的“文化熱”到天安門屠殺,中國知識份子似乎都很認同某些人類的價值,如自由、人權、民主等。他們因此覺得中國青年一代知識份子至少和美國知識份子之間有共同的語言。但這次的?五天的狂熱,再加上海外 (特別是美國) 的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昂表現,使他們覺得經歷了極權統治的五十年。中國人的心態已完全改變了,不再是“溫和”、“理性”、“文明”,而很像“基本教義派”的狂熱民族了。他們的憂慮是,經過文革的巨變,“義和團”的意識已在中國人心裏生了根,短期內不能改變了。 以上說的都是美國一般人的觀感,其中當然包括了某些誤會。但這種觀感很可能在美國社會上散佈下去,中美關係 — 主要是民間的,不是政府的 — 似乎真正面臨第一次的大危機。弄得不好,這是走下坡路的開始。 今天風暴剛剛過去,大家都應該對這一事件作有深度的反思了。

北約炸中共使館,造成三死多傷,這確是不可原諒的荒謬行爲。現在世界上有兩個相反的說法:一是美國和歐洲的解釋,認爲這是一個“錯誤 ”。至於何以有此錯誤,則尚待進一步調查。另一說法是中共官方首先咬定的,即是北約和美國蓄意殺害使館人員,是一項“陰謀”。至於爲什麽會有這一“陰謀”,中共方面也未曾提出可信的證據。但他們似乎已認爲這是定案,不需要提供理。這幾天中共駐美大使頻見於電視訪談,主持人都一再請他說明:爲什麽相信這是“陰謀”,但這位大使永遠避而不答,因此訪談沒有一次能繼續下去,都匆匆結束。其實,他作爲中國官方代表,是有責任說明所持的“理由”的。說明了“理由”也許可以改變美國輿論界的觀點,這對於中共是極有利的。可惜他一再錯過了這種良機。

今天中共對於“群衆”的思想控制已不能與“文革”時相比,青年學生也不是容易操縱的。但中共對於新聞報導的控制依然十分有效,中國人除了接受官方的說法以外,對於西方(美國在內)的種種不同觀點是無從知曉的。當青年們聽到美國"帝國主義"無故蓄意殺害中國人,他們義憤填膺的情況是不難想象的。從一切迹象來看,這次中國許多大城市的青年學生能大批包圍英、美使領館,中共官方是難免有暗中策劃和導演的嫌疑的,否則學生何以能大批乘汽車到現場?何以能搗毀使領館的座車而不受阻止?何以地上恰好有那麽多的石頭磚塊可以用來打爛使領館的門窗?又何以能說停便停,四、五天之後一切遊行示威的活動便完全絕迹?所以,我們雖然承認這次學生們的民族情緒有其真實的起源,但情緒的表達及其特殊方式是經過了刻意的操作和運用。這種操作和運用之所以可能,當然是由於中共的政治體制仍然保存了極權的殘餘,整個國家機器還是操於一個專制政府的手中。如果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對於這次事件的反應雖然也會很強烈,但方式一定不同,至少不會使人聯想到“文革”的場面,如“文革”高潮時北京焚燒英國代辦處的情景。

從表面上說,中共這次運作的技巧很成功:它反守爲攻,使“人權”問題變得好像沒有意義了,使西方國家覺得欠了中共一筆賬,必須從其他方面償還。這次反美反西方的狂潮也多少化解了或緩和了國內人民對現狀的不滿。但是,在暴風雨過去之後,我們也不能不想到今後中國究竟向何處去的問題,更不能不估計一下這個眼前的“成功”究竟是付了多少代價取得的?民族主義的激情誠然是一股很大的力量,但從歷史上看,這股激情最後總是引導到大破壞、大動蕩的結局。這是今天中國人所最希望達到的目的嗎?南斯拉夫的悲劇正是民族激情造成的,一再的“民族清洗”便出於民族激情的橫衝直撞。這是自由世界一般人的共同認識,有十分可信的證據在支援這一看法。中共終不能一手掩盡中國人的耳目。南斯拉夫當政者的行爲今天仍然不爲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所知,但消息封鎖總有不靈的一天,難道中國人都已完全喪失了批判思維的能力,再也不會懷疑中共的片面宣傳了? 三位中國受難者的不幸是稍有良心的人都會同情的。中共官方的哀禮也舉行得十分莊重。但是中國人如果還有記憶的話,恐怕也不會不聯想到1989年天安門廣場前被殺害的那些冤魂吧?難道那些數以百計的青年人不是人?不是中國人?在“六四”十周年即將到來的時候,中國會不會也有人哀悼這些無辜的死者?至少他們的父母家人不可能忘記得一乾二淨 吧!那麽中共官方是不是也應該爲這些死難者致一次哀呢?至於“文革”和更早的千千萬萬的冤魂,那就不必多說了。 現在反美、反西方的意識已經挑動起來了,中共是不是準備重新關起中國的門戶,把一切“帝國主義”消滅乾淨?這恐怕也是在暴風雨過後不能不思考的問題。今天許多美國普通人民産生的對中國的深刻疑慮又應該怎樣處理?任它泛濫下去嗎?還是有化解的必要?如果中國決定走49年以來堅決“反帝”的道路,那當然便不必顧忌什麽“洋鬼子”的“疑慮”。 但是萬一還想參加世界性的市場體系,對於“美金”、“歐元”、“日幣”等等還繼續感到興趣,那麽這一新出現的普遍“疑慮”恐怕也不容輕視。在暴風雨過後,我們只有許多問題,卻沒有答案。只有中國自己才能找到答案,而中國今天當家作主的還不是老百姓,而是一個包攬一切政治資源的特殊集團。未來的中國命運還是掌握在這個集團的手上。
http://www.culchina.com/People/Articals/yvyinshi/baofy.htm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林和立:北京三道板斧應付美新霸權主義 (5/8/2001)    
  • 【紀元專欄】劉曉波:魯迅與哈耶克論民族主義 (5/7/2001)    
  • 中共煽動民族主義與二戰前夜何其相似 (5/7/2001)    
  • 從《強國論壇》网友議論看今年中國准有大事發生 (5/6/2001)    
  • 民族主義是一种幼稚病 (5/5/2001)    
  • 余傑:愛國和害國 (5/2/2001)    
  • 《狂飆》北大首演刮愛國風 (5/2/2001)    
  • 薛湧 : 小泉內閣與東亞地緣政治的轉型 (5/1/2001)    
  • 李潔明: 中國掀起民族主義情緒等於放虎出籠 (5/1/2001)    
  • 西冷: 民族主義與民賊獨夫 (5/1/2001)    
  • 不要把大陸知識精英逼上狹隘民族主義的道路 (4/30/2001)    
  • 薛兆豐:民族主義的特洛伊木馬 (4/29/2001)    
  • 只要大家都是五迷三道的,什么主義都白搭 (4/28/2001)    
  • 美中不妥協會激發中國民族主義情緒 (4/27/2001)    
  • 老左仔:中「鍊機」太過荒謬 (4/23/2001)    
  • 大陸民族主義高漲 形成「全民運動」 (4/23/2001)    
  • 紐約時報指江澤民在大陸延燒民族主義情緒 (4/22/2001)    
  • 張俊華﹕被遺忘的王偉﹖ (4/22/2001)    
  • 自由主義或和平主義的民族主義 (4/21/2001)    
  • 中國年輕人的民族主義傾向 (4/20/2001)
  • 相關新聞
    中國年輕人的民族主義傾向
    自由主義或和平主義的民族主義
    張俊華﹕被遺忘的王偉﹖
    紐約時報指江澤民在大陸延燒民族主義情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