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9日訊】前日,筆者好不容易在圖書館找到一篇文章,還沒來得及細看,卻被標題右側幾行筆跡給吸引住了。第一行是“已抄!”﹔第二行是“再抄!!”﹔第三行“抄而又抄!!!”,三者顯然是不同讀者的手筆。看罷不禁愕然:一篇小小的文章能同時被三位伯樂(應該是本校學生)相中,其作者該是由衷欣慰了。但筆者更是為後者的所為而感嘆:一是抄而留言,這與那些撕書頁者相比,多了幾分磊落,也算是告慰來者﹔二是知難而上,雖說你“已抄”,他“再抄”,不妨奇文共欣賞,人皆抄我亦抄,遂來個“抄而又抄”。
早就聽說現在大學里“抄文化”盛行,大學生造假似乎不再是聳人聽聞的事。從做課程論文,到各類考試,甚至大學畢業生就業,都不乏作弊者。一次,有位老教授拿著幾個學生的“大作”對我們開玩笑地說,憑這幾篇文章的水平,我該做他們的學生了。也有一位同學直言不諱地告訴我,現在上網方便了,做一篇論文很省事,有時甚至不用動筆,概括為兩個詞足矣:“Copy”(復制)和“Paste”(粘貼)。
怎一個“抄”字了得!
我不禁要問:我們的大學生究竟是怎麼了?
曾幾何時,大學生被譽為時代的精英、民族的未來、國家的希望﹔又幾何時,莘莘學子們激情滿懷,斗志昂揚,要為理想和信念而拼搏。可今天,我們卻失望地發現,有些大學生朋友竟變得如此的虛假和懶散。當前,很多畢業生朋友在抱怨:心理壓力太大,就業形勢惡劣,社會在拋棄我們。不可否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環境帶來很多客觀的困難,但是如果連我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看不起自己,弄虛作假,魚目混珠,還指望誰來可怜和施舍呢?因此,從某種角度上說,是我們自己拋棄了自己!
也有些朋友說,現在提倡素質教育,要發展,要創新,借鑒也是學習的一種方式。筆者要說,像有些同學的全盤轉抄,決不能等同於所謂的吸收借鑒。這種學習方式不僅不能創新,而且是在扼殺獨立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實在是沒有什麼好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