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9日訊】 正在中央電視台一套熱播的40集電視連續劇《大宅門》以其龐大、豪華的演員陣容和曲折的故事情節吸引了很多觀眾。但它和許許多多的影視作品一樣,本身也存在很多遺憾。日前西安市阿房宮影院劉波誠對該劇中比較明顯的几處漏洞和穿幫鏡頭,提出了質疑。
劉先生為《大宅門》挑出的几個穿幫鏡頭為:一、臥室內,燈台上燃著一根長長的蜡燭。二奶奶和二爺在床上說話。二奶奶出屋,片刻歸屋,此時,燈台上變成了罩子燈。二、劇已播出了很多集,每一集里演員說話都是口吐白气——難道大宅門里的主人公們十几年間只生活在冬天里?三、二奶奶給常公公送的葡萄,說是剛摘下來的新鮮東西,但常公公吃的時候,怎么又口吐白气?——,瞧見沒,大清朝時候的北京城已經有溫室大棚菜了!据天府早報報道,要不,那葡萄還不得是海外貢品,用快馬輪班倒換著送至北京?——恐怕被列強欺壓得早就抬不起頭來的大清王朝的皇上也沒這份待遇吧?四、劇中所有男角的頭頂每時每刻都剃得光光的,絕無露茬的跡象,看來,他們每天都在刮他們的半截頭,但是,除了睡覺、吃飯、洗臉的鏡頭,怎么沒有一個剃頭的情節?五、白景琦把加了墨汁的硯台放在門框上面,怎么開門時只見墨汁潑在頭上而不見硯台砸著人?……
對劇組的人來說,可能明白這是一個鏡頭多次拍攝時疏忽造成的失誤;一部冬天開拍的戲,不可能把春天、夏天的戲等几個月再拍;拍戲時既可能導演不讓那硯台砸著演員的金玉之身,也可能是演員自個堅決不允那硯台照自己腦門來一下……也可能他們心存僥幸,觀眾不會什么都留意吧?可事實卻是,任何穿幫鏡頭都逃不過觀眾的眼睛。雖然影視的确是遺憾的藝術,但無論如何,劇組的創作人員都不能把此作為偷懶的借口,因為,當任何一位觀眾發現他們的“碗里有一只蒼蠅”的時候,他們并不會因為“飯菜尚且可口”而繼續保持亢奮的胃口。愿我們的影視作品遠离穿幫鏡頭。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