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1日訊】
一、作家們──高行健獲諾貝爾文學獎,對中國作家是一塊試金石,是一次良知的重大考驗。也許,更多的作家應該堅決退出“中國作家協會”,打破沈默,爲社會公義開口說話。當然,還有更多的僞作家將會粉墨登場。
二、慚悔?──作家們,你們爲什麽不懺悔?
三、流放者的冬天──一盆炭火在時間的盡頭燃燒。而這些坐在酒吧裏的臉龐,終究要衰老、要消失,象他們此時的舞步一樣堅定有力。寒潮即將來臨。誰能在下一個淒涼的黎明,還記得壁爐前的裸女,那些醉生夢死的欲望?流放者沒有冬天,只有隨著漂流的枯葉,去冰河的源頭洗浴自己的腳步。
四、往日的詩──夏天,我們懷揣心事,在詩歌前相會。詩人流放的野地,26歲,一串金黃的名字。當時,我們正觀察社會,把自己看作一盞明燈。
五、尊嚴?──尊嚴的代價是什麽?
六、真相?──真相、真相,我如此迷茫!
七、奴才──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成群的奴才。
八、友誼──余傑在為《三秦都市報》讀者題寫的贈言說:“與我們同行的人,比我們要到達的地方更重要。”
九、條件反射──李敖寫了一本《我來剝蔣介石的皮》,對蔣家王朝統治時期國民黨政府的揭露入木三分。當我把這些精闢的論證用到“共產黨”身上時,連自己都感到不寒而慄。
十、閱讀──《我的靈魂的歷史──沃洛申日記》匆匆翻閱了一遍。我想,有機會應該讀一讀這位象徵主義詩人的詩歌作品。沃洛申說:“在所有的施加於人的暴力中,──謀殺是最小的,而教育是最大的”。
十一、愛爾蘭音樂──苦難、憂鬱的聲音;流放者的天籟之音。
十二、影子!──我真實地活著,象個沒有思想的影子。
十三、“屈辱史”──若干年後徵集每年6月4日這一天寫的文章、日記,彙集成書,相信必是一部震憾人心的民族“屈辱史”。
──原載《民主論壇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