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8日訊】檢察日報評論文章報道,經常看到這樣一种現象:凡被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曝光的丑陋事件,都會迅速惊動省級、市級、縣級的領導人,于是迅速召開了專題會,有關部門組成工作組,在當地刮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專項治理斗爭”,在領導如此“高度重視”下,治理工作成績當然是大大的。
《焦點訪談》報道→當地領導高度重視→開會、研究措施、迅速處理→宣傳“輝煌戰
果”……這几乎成了《焦點訪談》后的一個千篇一律的程式。有意思的是,凡被《焦點訪談》“訪談”到的當地領導,似乎都在相互比賽似的,對《焦點訪談》的反應一個比一個速度快,整改措施一個比一個態度堅決,而且都急于將“專項治理斗爭”的“成果”向中央電視台匯報,希望《焦點訪談》能“如實”地將成果再作報道。
《焦點訪談》的“威力”越來越大,有人開玩笑地說,如果讓中央電視台的工作人員都變為焦點訪談工作人員,將八個頻道都改成《焦點訪談》節目,24個小時全天候地不停地播放“訪談節目”,那么,何愁當代中國丑惡現象不滅?
當然這僅僅是人們的“趣話”,既不可能也不現實。問題是,為什么《焦點訪談》那么神?為什么一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太上皇”、“地頭蛇”那么怕《焦點訪談》?
這是因為當今的人們患上了一种名叫欺軟怕硬的“勢利眼”病。表面上看,《焦點訪談》是個搞輿論的“軟單位”,但是,誰敢和它較勁?當今人們時興打官司,從開播到現在《焦點訪談》點了多少個人的名?數不清了吧,但有几個人敢去和《焦點訪談》打官司的?
想一想,若這個《焦點訪談》不是中央級的,若它的“訪談”經常受到“上頭”的批評而不是支持,它能有那樣“神”嗎?但是,認真想一想,光憑這一點就能那樣“神”?那些“太上皇”、“地頭蛇”就會吃你的實事求是這一套?做夢去吧!他們懼怕上級領導的追問,怕的是丟官丟職甚至是蹲大獄。
于是,一些有權勢的人就搬出了在我們官場中司空見慣的“將坏事變成好事”的“辯證法”:某地失大火了,就報道干部和党員是怎樣身先士卒、奮不顧身地滅火的;某地假酒假藥吃死人了,就報道當地領導怎樣親自組織打假從而取得輝煌成績的;某地煙花厂發生爆炸了,就報道當地領導是怎樣將党的溫暖送進病房,被炸工人是怎樣感謝組織的關心的,等等。當然,他們在做這些事的同時還念念不忘向人們解釋:要分清成績和缺點,要看清事物發展的主流,不能讓人們喪失信心,不能再在傷口上撒鹽巴……總之,經過他們的“努力”,“坏事”的确變成了“好事”,一些明明負有嚴重失職之罪的領導,反而變成了新的“政績”的功臣。看一看當今播出的《焦點訪談》,那些當事者,有多少是在痛心疾首地檢查自己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的?有几個真是在認真查處相關的責任人的?有多少是因為自己失職造成嚴重后果而引咎辭職的?相反地,有相當一部分是講客觀的,推脫責任的,文過飾非的,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總之,我認為,《焦點訪談》的“神”是一件好事,偌大的中國,總得有几個讓惡勢力、舊勢力懼怕的輿論單位吧!但是,我又認為,《焦點訪談》的“神”又不完全是一件好事,偌大的中國,像《焦點訪談》那樣“神”的輿論還是太少了,离百姓的要求還遠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