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甜食可能是先天的遺傳

人氣 18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1日訊】美國科學家在人類第4對染色体上新鑑別出了一個与感覺甜味有關的基因。這一發現表明,喜歡吃甜食可能不是一個后天的嗜好,而是先天的遺傳。哺乳動物對于味道的辨別是通過舌頭的味蕾中神經細胞產生的受体蛋白質──即“味覺受体”進行的。科學家在尋找酸、苦、咸、鮮等味道的受体方面取得了不少進展,但甜味受体一直是個謎。找到与甜味相關的基因將有助于研究人員尋找甜味受体,加深人們對味覺產生机制的了解,并幫助幵發出新型甜味劑。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一個科研小組在最新一期英國《自然神經科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發現實驗鼠体內某特定基因可能控制著甜味受体的產生。這一基因發生某种變异的實驗鼠對甜水的興趣比普通實驗鼠低得多。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由于基因變异削弱了甜味受体的功能。另一組美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自然遺傳學》雜志上發表了同樣的研究結果。

据新華社電,此前科學家已經發現,有些品种的老鼠与其他老鼠相比,對甜味較不敏感,他們還在老鼠染色体上找到了与甜味受体有關基因的大概位置。在新的研究中,兩個研究小組各自使用兩組實驗鼠進行了對比實驗,結果發現,第一組老鼠喜歡飲甜水﹔另一組實驗鼠由于基因被稍作修改,無法感知甜味,傾向于喝白水。科學家們由此确定了控制老鼠感受甜味的基因。

根据上述結果,科學家在人類基因數据庫中尋找人類染色体中的類似基因,最后确定了第4對染色体的T1R3基因。他們還發現,這种基因衹活躍于人和老鼠的味蕾細胞中,而味蕾細胞中含有味覺受体。此外,科學家認為,有甜味的物質与甜味受体結合后,將向大腦發出電流刺激,使大腦感知這种味道。由于人可以探測不同食物中的甜味,所以科學家估計,人可能擁有不止一种甜味受体。

在自然界中,苦味的植物大多有毒,而甜味植物則通常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營養价值高。因此,對甜味的辨別能力在人類進化史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式家常菜烤肉餅 一招讓晚餐快速上桌
曼哈頓黃金地段 新開張中式快餐受歡迎
用椰棗和味噌烤三文魚 美味又健康的晚餐料理
韓式雞柳配泡菜捲心菜絲 最開胃的工作日晚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